周力:对2024年国际形势的回顾与2025年的展望
很快我们将迎来2025年的钟声。2024年的国际形势可以说是冷战结束后最为紧张的一年。整整一年,它都处于动荡不定、变乱交织、和平遭到破坏和威胁、全球化多极化同反全球化单极化的矛盾加剧甚至激化这样一种态势。至少有十点比较突出的表现。
第一点,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乌克兰危机已经超过1000天,至今看不到停火谈判的迹象。拜登政府及英德法等欧洲盟友鼓励乌克兰将其提供的中程导弹射向俄罗斯境内纵深地区。俄军随后在实战条件下向乌克兰发射了代号为“榛树”的新型试验型中程导弹,普京强调今后还将进行测试并批量生产。德法英意西波六国领导人和欧盟高级代表共同签署柏林宣言,承诺将在军事、经济和安全方面为乌克兰提供持续支持和特殊关照。俄乌战争由此进一步复杂化。巴以自2023年10月发生冲突以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共造成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等地至少1.3万名巴勒斯坦儿童死亡。总死亡人数超过4.5万人,还在不断增加。这比10年来俄乌冲突双方平民死亡人数多得多。还有以色列同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同美英联军以及以色列军队的激烈对抗。最近叙利亚战火再起,叙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突发大规模袭击,推翻了合法选举产生的阿萨德政权。布林肯承认美国一直同被联合国安理会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叙利亚“沙姆解放组织”保持着接触,并考虑单方面解除对这一组织的制裁。
同轰炸、流血、死亡、相互指责相关的各种信息,每一天都在世界上传播着。人们不时听到有关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声音。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多次呼吁相关方停火谈判,多国参与劝和促谈。但大家都看到了,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巴以冲突,不仅丝毫不见减弱,而且还有升级的趋势。因为战争的红线一次次被突破。整个国际社会都看到,每当俄乌双方提出可以考虑和谈时,美国国会便通过对乌新一轮军事援助,支撑泽连斯基继续打下去。巴以冲突爆发后,安理会就八份决议草案付诸表决,只有两份草案得以通过。在此过程中,美国共四次行使否决权。显然,说美国一直是各场战争的助推器,是毫不夸张的。
第二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十分活跃,暗杀行动不绝。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领导人哈尼亚今年7月在德黑兰被暗杀,玻利维亚前总统莫拉莱斯乘车外出遭不明身份枪手袭击,就连特朗普本人也未能幸免暗杀行动,且在三个月内发生三次。12月17日,俄军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在莫斯科被炸身亡。不仅如此,俄罗斯、巴基斯坦都发生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在德国、法国、奥地利和英国,则往往是独狼式袭击。9月19日在黎巴嫩发生的3000多个传呼机和对讲机瞬间同时爆炸,震惊世界。在人们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的电池中放置炸药,将恐怖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
所有这些,都一再说明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建立一个不可分割的国际安全架构,有多么重要和必要。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长久之道,在于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重视彼此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第三点,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选举,成为历史上民众参与选举最多的一年,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选举的结果,连任也好,换人也好,都将根据形势发展和自身诉求对本国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发展。这就是一国选举的国际意义。普京、马杜罗(委内瑞拉)、拉马福萨(南非)连任本国总统;印尼、墨西哥、越南、格鲁吉亚、斯里兰卡、新加坡、泰国、日本、英国还有美国等等迎来了新元首或新政府首脑;印度总理和孟加拉国总理留任,但后者随后被推翻;欧洲议会选举,冯德莱恩再次当选欧盟委员会主席。
这次美国大选,两党竞争激烈到何种尖锐程度,全世界有目共睹。在美国历史上,总统隔过一轮再次当选的事例不多,充分说明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特朗普信誓旦旦重返总统职位,势必会变本加厉地推行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那套政策主张,这对美国、对世界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进入12月,韩国、法国和德国还发生了要求本国领导人下台的意外事件,导致这些国家政坛陷入混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出庭作证,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以被告身份出庭作证的在任总理。巴黎和柏林一直被视为欧盟的权力轴心,但现在因法德两国缺乏强有力的政府而无法作出重大政策决定,欧盟可能会面临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困境。
第四点,美国、北约和俄罗斯的军备竞赛以及他们相互间的核威慑都达到冷战后最高点。一方面,军火工厂24小时开工制造武器弹药,原本与军工股保持距离的投资资本也开始流入这一领域。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军费开支比上年增长9%,达22000亿美元。来自各国的订单让军工巨头的收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美俄都放弃了原先承诺的对战略核武器加以相互约束的协议。美国分别向日韩承诺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能力使两国免受攻击。普京批准了新版核学说,强调在俄主权或领土完整受到威胁(包括白俄罗斯)时可使用核武器。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世界裁军进程,不知不觉又转变为扩军进程。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强调,增加北约部队的人数和装备,是他的首要任务;第二任务就是支持乌克兰对俄作战。普京在俄今春征兵15万的基础上,决定再完成秋季征兵13.3万的任务。此外,雇佣军堂而皇之地走下战场大开杀戒。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频频亮相于战场。我们还要看到,在人们广泛讨论的强化民用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之外,在世界市场上还活跃着军火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
第五点,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3.2%,但仍低于疫情前2013-2019年3.4%的年均增速。全球贸易将实现2.6%左右增长。与此同时,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保持高位,美国、印度、欧盟成为经贸摩擦的“重灾区”。全球通胀率将至5.9%,发达经济体通胀率下降领先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一个重要问题是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债务大幅增加,短期流动性问题十分严峻。美国国债至今年7月已高达35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今年10月的报告显示,美国今年财政赤字将高达2574.5亿美元。马斯克作为特朗普新政府提高公共部门效率的负责人表示,美国正走向破产。
世界经济阵营化、碎片化突出。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协调立场,着力分化“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小院高墙”走向“大院铁幕”,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剧发达国家和“南方国家”的发展鸿沟。拜登政府推出限制对华科技投资行政令,对我制造业和科技企业追加制裁。欧盟则发起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并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达45.3%的关税。
第六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人类科学技术在21世纪上半叶将要达到的一个顶峰,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集中、优先的表现,将大大提高人类生产生活的效率,给人民美好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对人类生产生活起到破坏作用甚至是毁灭作用,如现在大家都看到的无人机,在战场上展现出的残酷性和杀伤力远远超出三年前人们的想象。美国陆军已经投入“人工智能瞄准系统”,每小时可击中1000个目标。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尽管许多国家多次提出要建立一个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有道德伦理约束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但还未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更不要说在治理机制建立后落实起来的难度和曲折。总之,人类在推动科技进步与遏制对科技进步的邪恶利用方面,任重而道远。
第七点,发展中国家团结意识增强。更加重视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自身权益和扩大影响。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当今世界倡导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两个最主要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南方国家希望加入这两个组织,或者参加这两个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合作项目。其他如东盟、阿盟、非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组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也都表现出独立自主、不愿选边站队的政治意向。他们对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中所持的立场和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今年11月在巴西举行的G20峰会最终发表的宣言中,特别强调“心情沉重地注意到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冲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苦难和负面影响”,“所有国家必须以符合《联合国宪章》所有宗旨和原则的方式行事”,“建设没有核武器、更为安全的世界,并为此履行责任”。
第八点,大国关系还在深刻演变,对抗与维持并举,各方面矛盾增多。这几年来,美国执政当局对中国的打压未见丝毫减轻。俄美关系的恶化为历史上前所未有,双方只差面对面开战。美国多次叫嚣,当今世界必须按照“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运行,即按照美国定下的规矩办事。中俄同时都表示,世界必须行驶在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的轨道上,单极世界不可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违背世界潮流。双方在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原则上、路径上,几无回旋余地。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执政当局对中俄采取的敌对性战略已经定型,不会因其政权更迭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拜登在利马会晤时,总结了过去四年中美关系的七条经验和启示,其中第四条强调美国不能挑战中方红线、底线。“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四条红线,不容挑战;这些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栏和安全网。”这也是对特朗普未来执政美国的明确要求。
但就在两国元首会晤之后,我们都看到,拜登政府台湾和贸易问题上继续践踏中国红线、底线。它再一次表明,美方的话不可信,它永远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
在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的情况下,我们都看到,中欧关系包括中英关系也出现了复杂局面。原先定位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被欧盟改变为是“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关系,后来干脆就用“制度性对手”这一定位来具体落实对华合作的各个方面。不管你如何解释,欧盟近年来可说是各种小动作不断,后又提出对华合作要“去风险”,总之是配合美国遏制、打压中国的战略十分到位。欧盟理事会近日宣布对中国实体实施“全面制裁”,包括旅行禁令、资产冻结等等,将中欧关系的发展版图上又撕掉一块。
俄欧关系、俄英关系更是难上加难。欧盟刚又宣布对俄罗斯实施第15轮制裁,重点削弱俄的军事和工业能力,并把矛头对准俄出口油气的收入。如果说,目前的欧盟对华关系同美国对华关系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欧盟对俄关系同美国对俄关系几乎就是一块板子的两面,大小尺寸和厚度完全一致。
第九点,美国霸权主义依然横行世界。美国《华盛顿邮报》梳理多方数据后证实,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施加制裁最多的国家,截至今年4月,美国政府有效制裁总量达15373项,拜登则在两年内出台6000多项制裁。依据世界银行的分析,全球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都在遭受美国政府施加的某种制裁。美国政府将受制裁目标隔绝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不仅可能摧毁一国工业、清空个人财产、打破一国政治平衡,还带动了华盛顿数十亿美元的合规和游说产业,同时催生大量黑市交易,滋生走私犯罪网络。
我们看到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辛今年6月有个讲话强烈谴责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他说,美国政府和国会正在为他们在巴以冲突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起立鼓掌”。请问你们美国提倡的人性在哪里,你们的正义价值在哪里?你们不断向我们讲授民主的价值和人权的重要性,但你们在处理巴以冲突的方式上是否存在明显的矛盾?而今天发生巴以冲突的根源,其实是始于殖民化,始于1984年的殖民政策,始于不愿意接受当时的联合国决议。
第十点,在世界的各种乱象中,亚太地区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这里没有发生战争,也未出现大的动荡局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今年亚太经济增长有望达到4.2%,远高于全球经济的2.9%。中国是亚太地区合作的动力源和推进器,是13个APEC经济体中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亚太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带动地区货物贸易增长37.6%,服务贸易增长44.6%。但也要看到,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以及金融波动的影响,亚太地区的经济风险在增加。个别国家推行所谓“印太战略”、搞排他性“小圈子”,给亚太合作带来一定冲击。好在亚太地区多数国家都意识到,坚持开放与合作,是亚太未来发展的硬道理。世界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亚太各经济体越应聚焦共同利益,支持自由贸易投资,反对保护主义,共同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
依据以上所说十点,展望2025年国际形势,可以预见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显著上升,各种突发事件可能接踵而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面对世界动荡冲突,面对分裂对抗风险,面对脱钩断链行径,面对单边霸凌逆流,面对意识形态分歧,都将经受又一次对所持理想信念坚守的考验。我们宁愿把困难和问题想得多一些,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案制订得多一些。坚信改革和开放是硬道理,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坚信政治解决冲突是正道,坚信公平与正义是人心所向。不管形势如何演变,我们都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世界现代化。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切实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信息来源 | 昆仑策研究院
中闳采编 | 书怀
- 文章
- 精品课程
- 课程方案
- 教育机构
- 名师荟萃
- 有问有答
问题反馈
问题描述
请输入问题描述内容
当前已输入0个字符, 您还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