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理论,它如果把中国推向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国土分裂、国家衰败,那么,不论其自我表述多么动听,也不论他在局部多么合理,都是不仁不义。
(一)看中国,站在哪里看?
看中国站在哪里看,这是出发点问题,更是利益问题。不同的出发点和利益立场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对我而言,出发点不是任何经典理论,或普世价值,而只能是中华民族和十四亿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
生存和发展是最原初的普世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超越生存发展的普世价值预设。
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国家强盛,这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大根本,舍此一切无从谈起。
第二,十四亿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幸福。这是最高的普世价值,也是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
古人云:“利者,义之和也。”就是说,有了道义才会有利益。
我把这句话调整为:义者,利之和也。就是说,道义是从整体利益中派生出来的,而不是从预设观念,或者局部利益中派生出来。
什么是今日中国的整体利益?
那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宁,国土保全,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有益于这个目标就是道义,有违于这个目标,就是不义。
任何理论,它如果把中国推向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国土分裂,国家衰败,那么,不论其自我表述多么动听,也不论他在局部多么合理,都是不仁不义。义与不义,只能从事情的结果来推断。
(二)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
我以下面这些事实,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1、人们的衣着从追求保暖到追求美观。
2、中国人的饮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半饥饿状态进入全面保障状态,数以亿计的人“天天过年”。
三十多年来,已有六亿人脱贫,最后几千万人的脱贫攻坚战正在进行。人类有史以来,何曾有过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到深山老林荒漠旷野搞扶贫开发之事?一个政府自我设定全民消除贫困目标的期限,全世界只有中国政府。仅仅从这个窗口,可知那种将政府与人民对立起来的描述,是扭曲的,不能成立。
3、数以亿计人的住房条件在二十年间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变化,这真的是人间奇迹啊。他们的住房水平,是自己多年前梦里不敢想象的。全面的面向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4、私家车已经普及,中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高铁、高速公路体系基本建成。
以上四点是衣食住行。
5.中国每年出国旅游人次上亿,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几乎能说明所有问题的指标,如经济实力,生活水平,自由度,开放性,民众心态,等等。
6、几千年来农业税第一次被免除,国家还下发农业补贴和养老补贴。
7、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普及,开天辟地第一次。
8、面向全体国民的社保,医保体系正在建立中,开天辟地第一次。
9、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幅提高。这也是一个几乎能够所有问题的指标。
10、中国的外汇存款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以历史的必然性向世界第一攀升。
还有,全社会已建立起珍视生命的观念,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权利保障有了极大提高,人道主义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个人自由也基本实现。
……
这些基本事实和真相,讨论中国问题的人要睁开眼睛看见,那些天天在追求“真相”的人也不能装着视而不见。
世界上一切有理性的国家,有良知的人们,都应该为中国人民感到高兴。中国人民也完全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并对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万分珍惜。
观察中国问题,首先是立场问题,我们跟那些没有中国的国家民族立场的人没有共同的立足点,也不会有同样的结论;其次是方法论问题,看中国必须基于最基本的事实,才是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论。
回避那些最基本的事实,只看到树木,却对森林视而不见,那是扭曲。基本观点应该来自基本事实,而不是个别事实。
从个别事实中可以推导出任何结论,因此这种结论是非常不可靠的,只会把人们的思维引入歧途。
忽略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专从负面的局部观察社会,并从中推导出具有整体意义的“推墙”结论,是某些情绪偏激的人习惯方法论,表面逻辑完整,实则以偏概全,极不可靠。
当然,负面的局部也应该改进。但这是在服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大局的前提下的改进,而绝不是相反。
义者,利之和也。
看看上述基本事实,如果这一切还不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总体利益,那么还有什么才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总体利益?
(三)制度红利你不能视而不见
四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
今天已经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在巨大的基数之上,仍然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只要不怀有偏见,都应该承认这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如果这一奇迹发生在一个小国家,还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或得天独厚的条件所致,如发现石油等等;而当这一奇迹发生在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人均资源偏少的中国,那又是怎么发生的?它的内在机制何在?
唯一的答案,就是制度的红利。
制度有效性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
制度红利,包括土地公有而不是资本私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也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唯一答案。
除了这个唯一的答案,你就是掘地三尺也不可能找到第二个答案。
全体中国人享受到了这种制度优越的红利,这就是十多亿人生活水平的全面改善,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
一个人不能安享制度红利,又对制度本身全盘否定。天天骂拆迁的人,是否想过自己住宅下的土地,开车跑的道路,乘坐的飞机高铁,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有人对这个唯一的结论暴跳如雷,那么请他给出一个答案:难道一个最不合理的制度,造就了一个最伟大的现实?
这个制度最根本的优越性或者说有效性,在于有一个强大执行力的政府,它具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没有这种执行力,就没有南水北调,科技园区,高速公路铁路,西电东输,西气东用,旧城改造等等,也没有应对国际金融动荡的强大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以自身周期性危机思维预测中国,却再三再四失败的原因。
这是多么大的制度红利啊!
四十多年来,中国减少了六亿多贫困人口,占世界减少量的百分之七十。这又是多么大的制度红利啊!
在这种巨大的制度红利面前,所有的对制度的根本性否定,都会显得轻飘。
执行力不可能是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和愿望的(比如旧城拆迁改造解决数以亿计人的住房问题),但从大方向来说,则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的,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
制度红利也不是天上的陷饼,而是要付出代价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更重要更根本的东西?
如果几个钉子户就让一条高铁、南水北调、旧城改造等搞不成,那是尊重人权还是摧毁人权?
执行力需要统一意志,国家权威,举国体制。
在今天,瓦解了这种执行力,就是折断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自断民族复兴之路。
(四)不要掉进博弈对手设计好的话语陷阱
有些口号,不论其理论上多么美好,在实践中都可能是巨大的话语陷阱,使中国陷入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分裂的陷阱之中,因而绝不能成为考虑中国问题的出发点,更不能成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
十四亿中国人不是小白鼠,可以拿来做一场社会实验,更何况这种实验尚未开始就败局已定。这将是一个民族的百年败局。
一个知识分子,当他提出某种口号的时候,他的思维不能够停留在口号本身,更应该想象一下这个口号后面的现实境况是什么?又代表了谁的利益?
这是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无法回避。
在这个问题上,他不能自欺欺人,更不能装聋作哑。在一些局部,有些观点似乎非常有道理,但沿着其逻辑走下去,在宏观的意义上,实践的意义上,却是置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
中国人多,需要的资源多,要生存发展,非强大不可。这是大国的唯一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惟一的活路。中国之大,无法像一些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国的强盛,是全体中国人民基于自身生存利益和自尊心的必然选择;而阻止中国的强盛,则是另外一些人基于自身的利益(开印钞机就能够通吃世界)和优越感的必然选择。
除非中国永远不崛起,否则两个必然选择的对抗无法避免,并随着中国的崛起日趋激烈。这是利益的对抗,即谁能够过更好的日子的对抗。
阻止中国崛起进程的唯一方法,就是分裂中国,搞乱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是在中国搞所谓的颜色革命。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博弈对手有了明显的紧迫感,他们的代理人更是见缝插针抓紧一切机会大做文章,把小问题做成大问题,把局部问题做成整体问题,从每一件事情上都推导出“推墙”的结论。
比如雷阳事件。这的确是个悲剧,如因执法不当造成悲剧,警察也的确应受到法律审判。但是有人对事件作了太多的意识形态解读。
按照这种解读方式,美国黑人艾瑞克被警察锁喉而死(也是窒息),黑人少年布朗被白人警察威尔逊枪杀(免于起诉),类似事件太多,太多太多,如果没有双重标准,按照同一原则解读,是不是也应该从人权出发,得出“推墙”的结论呢?那怎么又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