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美国的“均衡”与中国“不均衡”的对比与启示
1980年9月26日,国产“运十”首飞成功
笔者在昆仑策网2月1日发表的《与其押宝房地产不如押宝大国重器》一文中主张,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重回造机器特别是造大国重器的正轨。昆仑策网2月21日发表了司马南《当年中国造出接触式光刻机时,ASML和台积电啥都不是》一文,看后实在令人痛心。要避免这类从曾经的领先到落后被国外卡脖子的悲剧再度发生,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重回造机器特别是造以运-20、光刻机为代表的大国重器正轨。造大国重器靠的是高端技术人才,那么在大国重器研制中如何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不可否认的是应向美国学习。本文通过美国的“均衡”与中国“不均衡”对比,从高端技术人才培养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在今后的重大科技项目创新中重蹈“运十”等大国重器的覆辙。
一、中国的“不均衡”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唐长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运输机运-20总设计师。据媒体报道,全国“两会”的政协分组讨论上,唐长红委员在发言中抱怨称,“我们把飞机研制单位的状态,总结为‘大起大落’。没有型号研制项目时,谁都不管。有了项目,钱还来不及用。人家催进度,逼着大家在七八年之内拿出成果。”
1982年,唐长红到某飞机设计研究单位工作,几十年来自己就经历了好几次“大风大浪”。总结起来就是:有项目就有研制费,就有人员储备,就能出成绩;没有项目了也就没钱,形势“唰”地就下来了,就连“和飞机行业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都没人管了”。业内有句话,叫做“项目型号完成之时,就是我们断粮之日”。唐长红记得,单位曾经遭遇过两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失。
唐长红委员说,“航空业近几年出现了井喷现象,但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究其原因,就是设计人才队伍保持不够,队伍常常断档,经验无法积累,技术无法进步,甚至只是在某个层面上不断重复,这将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
正如唐长红委员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在军用、民用重大装备项目的立项安排上存在一种过时断时续、大上大下的不均衡现象,这不仅给相关科研生产单位计划安排带来很大难度,而且非常不利于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与成长。
武器装备制造业与民用装备制造业虽有很大区别,但在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上有其共性,那就是项目的“均衡”研发与生产,无论是对武器装备,还是对民用装备的高端技术人才培养都十分重要。美国核潜艇、航母是“均衡”发展的典型;中国军用、民用大飞机项目却是不“均衡”的典型,这两个正反典型在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上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装备制造业借鉴。
二、美国的“均衡”
美国在重大武器装备设计与建造之所以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项目一直不断档,甚至本应下马的核潜艇项目为留住技术人才队伍也不惜代价继续上马。
冷战期间,为了与前苏联先进核潜艇相对抗,美国投入巨资研制了当时最先进的“海狼”级核潜艇。然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冷战格局的消失,“海狼”级核潜艇作战对象己不复存在了,“海狼”级核潜艇项目理应下马。1992年1月29日,即在前苏联解体56天后,当时的国防部长切尼宣布,只保留第一艘已建成的“海狼”级核潜艇,取消其它的“海狼”级核潜艇建造计划。但到1992年5月,美国国防部又改变主意,决定相继恢复第2艘和第3艘“海狼”级核潜艇建造。但当时增建2艘“海狼”级核潜艇建造并不是为了军事需要,而是美国为了稳定核潜艇设计建造技术队伍,防止技术人才流失的无奈选择。而新建一艘“海狼”级核潜艇需耗资10亿美元,看来美国国防部为了稳定和留住核潜艇技术人才真是不惜血本。
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是美国目前在役数量最多的航母,从1968年开始由格鲁曼公司建造,计划共建造10艘,随着最后一艘“布什号”在2008年底下水,10艘“尼米兹”级航母已全部建成服役。从1968年首制舰“尼米兹”号,到2008年最后一艘“布什号”完工,历时40年,这40年一直未停过建造该型航母,平均每4年左右建造一艘该型航母。“尼米兹”级10艘航母刚全部建造完成,美国又开始计划建造新一代技术更先进的“福特”级航母。
看来,美国的武器装备制造业之所以一直稳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均衡”。所谓“均衡”是指在重大武器装备或民用装备研发生产中,始终保持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个接着一个项目上,技术也一步一个台阶地上,前后项目或新旧项目技术紧密衔接,确保项目不会中途随意中断下马或没有后继项目。
而日本则在大型“苍龙”级潜艇建造中,一直保持着每年新开工一艘与每年新完工下水一艘的精准“节奏”,以让其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始终有活可干,长期维持其“苍龙”级潜艇建造能力。
三、大项目计划管理的“均衡”才有助于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这种“均衡”的项目计划管理方式对军用、民用装备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大型复杂军用民用装备(如大飞机)的研发与制造之所以成为西方国家强项和优势,是因其进入“门槛”太高,一项大型复杂装备要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不停顿持续研制,才可能最终掌握其核心技术,确保批量制造质量的稳定性与可控性。其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周期同样十分漫长,是典型的“十年磨一剑”甚至“三十年磨一剑”,才能真正做到在技术上游刃有余,完全掌握技术精髓。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即使是技术工人培养至少也要经历“十年磨一剑”周期,一位技校毕业生,即使本人勤奋且有天资,要成为技术高超的熟练技术工人,大体也得用十年时间,如果要成长为技师、高级技师还得用二三十年。
“十年磨一剑”乃至“三十年磨一剑”说明了只有靠项目“均衡”持续的研发、生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才能长期不断地进行技术能力和技术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成长为技术骨干或技术带头人,才能最终取得研发与制造上的成功。
师范院挍毕业生一毕业马上就能上讲台讲课,讲得好不好先不说,反正能够讲;中文系毕业生一到出版社马上就能编书,编得好不好先不管,反正能编;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当主持人,当得好不好先不管,反正能当。这些属于一毕业就能上手的“速成人才”。但装备制造业所需理工科毕业生却是上手最慢的人才,理工科类本科生到装备制造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工作岗位的头一两年可能什么也干不了,因为他们学的理论知识仅是敲门砖,得靠有经验的老同志传、帮、带,两三年后才能逐步独立工作,如本人勤奋又有天资,大体上要用10年左右时间才能成为一名技术骨干。理工科硕士生、博士生成才时间要短一些,但也要五六年时间。如果还想进一步成为技术上领军人才或顶级技术人才,还得“二十年磨一剑”乃至“三十年磨一剑”。现在跨越式发展的提法很盛行,经济上跨越式发展是可以的,但装备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永远无法跨越,就得靠连续不断的项目对技术人才进行马拉松式超长周期培养,其间绝无任何捷径可走。
四、“运十”项目下马的前车之鉴
中国商飞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首架ARJ21-700支线客机副总设计师赵春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提供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时至今日,赵春玲的100多个大学同学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仍在航空系统工作。由此可见,我国航空系统技术人才流失一度十分严重,而这与当年“运十”项目盲目下马有关。
30多年前我国科技人员历经10年艰苦努力研制出我国首架大型干线客机“运十”,然而“运十”项目最重要成果并不是飞机本身,而是通过“运十”项目锻炼、形成了一支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主体的研制大型干线飞机的专业配套、富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团队。当时只有美、苏、英、法四国有类似的技术人才团队。而“运十”的中途下马,实际等于将这个世界排行第五的宝贵的技术人才团队强行解散。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例,1994年分到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共12名大学生,现有却只有1人在研究所工作。1998年进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17个大学生,现在也只有5名在航空工业工作。研究所2000年进的40多名大学生,一度也走得只剩下一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当年搞气动的2个青年骨干,一个出国了,另一个做了个体户。据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人员介绍,我国一度曾流失了好几百名有大飞机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或是出国,或是转行,让人十分痛心。
20多年后当我们决定重新上马大飞机项目(即C919项目)时发现,尽管当时“运十”项目技术资料保存完整,但随着当年参与该项目技术人员陆续退休和外流,即使一些还没有退休和外流的技术人员,由于20多年的技术业务荒废,他们己对20多年前“运十”项目技术资料感到陌生。换句话说,由于“运十”项目的中断下马与技术团队的解散,当年“运十”项目所遗留的宝贵技术资料对我们重新上马大飞机项目帮助不大。长达20多年大飞机项目断档所导导致的大飞机项目出现的巨大技术人才断层,完全没有任何补救和挽回余地,等于“运十”项目所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与技术人才基本作废,大飞机项目基本上得重头再来,如此来回折腾,在时间和资金上得付出比“运十”下马多得多的代价。
据媒体披露,国产ARJ21-700支线客机研发团队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70%以上,这是支名符其实的青年技术团队。国产支线客机的核心机密就掌握在这群80后、90后青年技术人员手中。从2002年宣布启动ARJ21-700支线客机研发至今,可以说就是这支青年技术团队重建与成长过程。但当年“运十”盲目下马所导致的技术力量的断层给这支青年技术团队成长带来很大困扰,由于缺少老同志的传帮代,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要靠自己重新摸索、重新学习,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延缓他们成长与成熟的时间。国产支线客机投入正式运营,才意味着这支青年技术团队的基本成熟,而这青年技术团队要完全成熟,恐怕还需要数年时间。
五、项目计划安排“不均衡”的三大恶果
“不折腾”是一句民间俗语,却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重大装备项目研发、生产中的“均衡”性就是“不折腾”思想的体现,而军用民用大飞机项目的“不均衡”则是“瞎折腾”的反映。
美国武器装备制造业与我国“运十”项目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军用、民用高端复杂装备研制中,最可怕的现象是项目计划安排中的“非均衡”做法,用俗语说是“瞎折腾”做法,即项目做到中途乃至完成后就下马,没有后继项目,或出现长时间项目断档期,也就是说长时间没有后继的研发、生产项目。其最大受害者不是项目本身,而是对技术人才培养的瞎折腾,其恶果有三:
第一,会导致原来项目科研团队及个人技术能力、技术经验积累的中断。这种技术积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中断三、四年无活可干无事可做,从团队到个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会停滞不前乃至退化,以后就很难再成气候,即使三、四年后项目再重新上马或再安排后续项目,几乎等于从头再来。
第二,技术上“十年磨一剑”甚至“三十年磨一剑”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得不停“磨(技术之)剑”。一旦因项目下马或断档而长时间停止“磨(技术之)剑”,那么“十年磨一剑”效果就大打折扣,再有潜力的技术人才也无法成长起来,甚至被废掉。同时,会使一些有“十年磨一剑”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跳槽流失,他们在跳槽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长期技术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而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稀缺技术人才在社会上很难招聘到。对一个科研团队来说,技术骨干的作用非常重要,即使流失一两位技术骨干,也会使整个团队的研发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和影响。即使再从人才市场上再招一些新人,由于没有这种“十年磨一剑”技术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得从头开始学习和钻研,短期内根本无法入门和胜任独立的研发工作。
第三,项目下马断档、无活可干,也就意味着技术人才收入大幅缩水。不仅造成现有技术人才不断流失,还难以吸引新的大学生、硕士、博士加盟,于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整个科研团队的规模和创新能力日趋萎缩,即使以后又再度上马大项目,但是人才队伍垮了,再重建是非常困难的,就会出现唐长红委员所说的有项目有钱却会缺人甚至无人干活的现象。所以重大项目连续均衡启动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忽快忽慢似的嗐折腾,这只会把人才团队折腾到严重流失乃至解体的困境中。
只有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上的“均衡”或者说“不折腾”,才有利于军用与民用装备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是飞机制造业,整个装备制造业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信息来源 | 昆仑策网
中闳采编 | 书怀
- 文章
- 精品课程
- 课程方案
- 教育机构
- 名师荟萃
- 有问有答
问题反馈
问题描述
请输入问题描述内容
当前已输入0个字符, 您还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