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八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几乎都读过、看过罗广斌、杨益言同志的小说《红岩》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还有歌剧《江姐》等。小说、电影等鲜明刻画了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一系列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凡是读过这部小说、及看过电影的那个年代的人们、无不为其中的英雄人物,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英雄事迹、革命行为及牺牲精神所感动。笔者对这部小说和电影印象太深了,其内容和精神也一直成为自己一生进步、发展,并践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词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当时就许下志愿,以后有机会一定到重庆参观革命先烈同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牺牲的场所渣滓洞、白公馆监狱。
这个愿望终于在2006年实现了,2011年又第二次参观,拍摄了许多照片。其中最感人的一张照片就是狱中数百革命先烈最重要最珍贵的遗物,即给即将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各级党组织留下的“狱中八条”(见上图)。读了这八条内容,感受颇深。
第一,以江竹筠、许晓轩、陈然等300多位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革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队伍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楷模和典范。
一是他们在入狱之前就为我们党的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为重庆能够回到人民手中在极其艰苦的敌战区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做了大量具体、深入、细致的工作。
二是他们被捕之后,经受住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屈不挠、英勇斗争、视死如归,始终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和行为。每一个看过电影和歌剧《江姐》的人们都还记得她们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用红被面绣红旗的情景吗?太感人啦!这就是那一代共产党人的真正的信仰!
三是他们即使还被关押在监狱中,也明知自己生还的希望极其渺小,但他们是决心为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他们决不希望重庆地下党这近几年遭受到的重大挫折和损失在党今后的事业发展中再现,他们要把重庆地下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未来党的各级领导人,最大限度防止党的事业的腐败和新的重大损失。他们经过深思熟虑,推敲斟酌,留下饱含血和泪的最后嘱托,通过脱险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狱中意见”即是这个报告的第七部分,后来被提炼成“狱中八条”。为我们党今后的事业发展留下一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成果。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
虽然仅仅是“八条意见”,但这是用他们斗争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内心“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高度凝练,同时也是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党的事业做最后的奉献。看到这个“狱中八条”,无不对这些革命先烈表示最崇高、最深切的敬意和钦佩!
第二,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狱中八条”内容极其宝贵、深刻、丰富,意义极其伟大、深远。
“狱中八条”仅仅不到百字。主要可区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预测党内思想组织建设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倾向和严重问题。如党内领导成员腐化问题、唯心主义思想方法问题、路线斗争问题、轻敌问题、干部经济、生活作风问题等。第二部分是强调党的思想组织政治建设问题。如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严格整党整风、严惩党内叛徒和敌特分子等。
读到这八条,立即使我想到毛主席七届二中全会讲话中的“两个务必”和进京之前的“不当李自成”思想。内容何其相似也!这个“狱中八条”时间上显然要晚于前者,同时他们的处境也绝对不可能得知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他们完全是凭自己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党内生活和斗争的经历、最基本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知识等做出的深远预测和理论推论的结果,是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责任心的体现。建国后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八条内容的真理性和准确性。
需要在这里解释第三条中的“理想主义”的含义。这里的“理想主义”与我们平时理解的“理想主义”不同。平时讲的“理想主义”主要是指把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追求目标而为之奋斗的一种精神,有这种精神的人称之为“理想主义者”。与之对立的是“现实主义”,即缺乏远大理想、目标的只追求眼前、短暂、局部的现实利益的行为。如果这样理解“八条”中的“理想主义”,显然与这些革命者追求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相悖,且也与后面“对上级也不要迷信”逻辑关系上讲不同。
笔者理解这里的“理想主义”实际是指“唯心主义”,即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为什么这么说呢?据笔者所知,在英文、德文、俄文中都有“理想”、“思想”概念。当存在一些人极力追求一种高尚的“信念”、“理想”目标而轻视眼前物质利益、欲望的行为状态时,人们就在“理想”、“思想”概念之后加一个后缀“主义”,就成为“理想主义”、“思想主义者”。与此同时,当时欧洲一些哲学家却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理想主义”。在欧洲哲学发展史上,多数哲学家都认为,哲学观点、见解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没有规律可循。哲学就是乱七八糟的观点的堆积。但到了德国哲学那里开始认识到哲学也有自身发展规律,尽管其观点千种万种,但大多是围绕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展开的,由此把无数不同的观点主要区分为两大派别:一派主张物质决定精神、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在认识论上是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另一种观点则相反。于是人们把前一种哲学观点称之为“物质主义”,第二种观点因为强调理想、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就被称之为“理想主义”。正如中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西方概念“理想主义”也是“一词多义”。但中国的翻译家在翻译“理想主义”概念时,为了区分这两种含义的不同,于是就把哲学意义上的“理想主义”翻译成“唯心主义”,把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主义”翻译成“唯物主义”。重庆狱中同志可能不知道“理想主义”不同的翻译方法,于是把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仍然称之为“理想主义”。后面讲“对上级的迷信”恰恰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方法,这样“不要理想主义”就与“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完全一致起来。
“狱中八条”对当代人特别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警示是什么呢?
第一,必须把反腐败包括防腐败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
“狱中八条”第一条就是“防止领导成员腐败”。这说明,地下党同志已经观察和意识到即使在对敌斗争的敌占区,个别握有权力的领导者已经出现生活、作风、经济方面的腐败行为,也恰恰是这种行为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刻,背叛党、背叛人民,甚至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出卖同志。党内这种腐败行为对党的危害性太大太严重了。所以他们告诫即将成为执政党的党的各级领导人千万不能忽视和防止身边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不正是毛主席的“不当李自成”和“两个务必”思想的又一种表述方法吗?“腐败”只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表现。毛主席晚年提出的“党内资产阶级”概念正是腐败现象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苏联解体和毛主席去世后的四十年的实践中如此严重的整个社会特别是党内腐败现象恰恰证明了毛主席论断的真理性,也证明了“狱中八条”的真理性。
第二,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武装全党,并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思维方法。
“狱中八条”第三条提出“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实质提出了我们党的极其重要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我们党一成立,就号召全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一些错误的政治路线的思想根源之一就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期间,毛主席的几篇重要文章正是全面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等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毛主席本人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就是他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楷模、典范。建国以后更是如此,他不仅多次正面强调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而且多次批评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1970年后对林彪的“天才论”的批判就是对唯心主义思想路线及其对党的严重危害性的批判。他特别指出,我们党的一些“高级干部连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都不懂,怎么行呢?”改革开放后,领导人和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确实都反复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但现实中却程度不同甚至严重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不愿对中国当代社会现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不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科学分析,停留在以往某些未经实践真正检验的文件的错误结论上,尤其近些年又奉行中国特色的唯心主义的“权力真理观”,由此已经给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重庆地下党的同志已经从正反两方面的血的教训中认识到盲目地“迷信上级”的危害性,强调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老老实实读马列的书,真正搞清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没有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实现我们党的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的初心、使命和远大目标。
第三,必须不断地进行整党整风,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狱中八条”第二条中提出“加强党内教育”,第四条中强调“注意路线问题”,不能左右摇摆,第七条中提出“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地下党同志能够在严酷的斗争实践中如此关注和要求强化党的建设,也是非常不简单。这几点思想也正是毛泽东建国以后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并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如1957年的整风运动,1964年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等,其对党的建设、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到极其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党中央也多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内教育和整党整风。但是这种教育确实需要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但不能搞形式主义,用形式取代内容。中国近几十年党风逐渐衰微和腐败现象的愈发严重正是缺乏党内教育和整党整风效果甚微的具体表现。对于执政党来说,当今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路线问题,从形式主义的整党整风转向实质意义上的整党整风。
第四,必须增强全党的“斗争意识”,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进行永不停懈的坚决的斗争。
“狱中八条”核心思想强调增强党性教育,以及同敌对势力的斗争。如第三条强调“实际斗争”,第五条强调“切勿轻视敌人”,实际就是要认识对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第八条中强调“惩办叛徒特务”,就是强调对敌斗争决不手软。这几点讲得非常好。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理论学说,任何一个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必须同一切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一切剥削阶级及其各种反动势力、意识形态进行坚决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认为,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同私有制、私有观念及一切维护旧势力做坚决斗争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重庆地下党同志深知“斗争”在我们党的事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作用,所以他们反复强调“斗争精神”。任何放松和取消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的斗争都是错误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人民的犯罪。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程度不同地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主流媒体和文章中很少提起“斗争”,并用“和谐”取而代之。由此导致几十年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及各种剥削阶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华大地蔓延和泛滥开来。因此,我们党比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党和人民的“斗争意识”,这是实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根本的物质途径和物质手段。
第五,每一个共产党员也都应该把自身的思想路线和思想理论建设,把自身的反腐败防腐败、把自身同敌对势力的“斗争意识”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
“狱中八条”是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提出的殷切希望、嘱托、建议和要求。但笔者认为,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个人的希望、嘱托、建议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认真思考,自己是否还真正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己发展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否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否真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发展本身就包含“改造”、“斗争”,就包含同自己身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观念和唯心主义思想方法做坚决的斗争。毛主席的“斗私批修”思想是正是共产党人永葆共产党员本色的最重要的途径、手段和方法。
红岩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是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先烈的缩影。“狱中八条”不仅是红岩烈士,也是无数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和先烈对共产党人未来的希望、嘱托和建议。
最后,让我们以毛主席的有关几段论述作为本文的结尾:“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敌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要在糖弹面前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附 录】中国青年报(2019年07月02日10:06):“狱中八条”背后的故事:红岩英烈血与泪的嘱托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田文生)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98岁华诞,红岩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刘帅为“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文物和档案故事网上征集活动全国摄制组详细讲述了“狱中八条”背后的故事。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300多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特务残忍屠杀,烈士们在牺牲前留下饱含血和泪的最后嘱托,通过脱险的同志向党组织递交。这份《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的第七部分“狱中意见”,后来被提炼成“狱中八条”。
2018年两会期间,在重庆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将《狱中八条》一一读出。
这份“血与泪的嘱托,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947年2月,《新华日报》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理查封,山城重庆“黑云压城城欲摧”,陈然等同志在重庆印刷发行了《挺进报》,犹如一把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
后来,《挺进报》改变了发行策略,由对内改为对敌攻心,将《挺进报》直接寄给敌人,特别是向国民党军、警、宪、特头目寄送。《挺进报》甚至被放上国民党高官的办公桌,引发盛怒。1948年4月,《挺进报》事件发生,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包括在该事件中被捕同志在内的革命志士都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
新中国宣告成立时,重庆暂未宣告解放。消息传来,狱中革命者深感振奋,但也有了些不祥的预感。于是,他们秘密开展讨论,并嘱托能出去的同志将来向党组织汇报这些意见。
罗广斌1948年被捕,他的哥哥罗广文是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而罗广斌的入党介绍人刘国鋕也出生于名门望族,两人被认定为最可能幸存的人选。肩负起这项特殊的任务后,罗广斌做了一个有心人。
从10月底到“11.27”之夜,在公开和秘密的大屠杀中,两座监狱的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罗广斌成功地虎口脱险,此后曾在青年团重庆市委等单位工作,并参与创作不朽名作《红岩》。
就这样,罗广斌得以向党报告烈士们的最后嘱托。脱险后的28天里,他将自己关在家里奋笔疾书,追记整理同志们在狱中的讨论和总结。最终写成了《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上报给中共重庆市委。
这份报告共8个部分、3万多字,如今保存下来的有6个部分、两万多字。仅就现在可以读到的部分,已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地下斗争、监狱斗争的艰难历程、大破坏带来的惨痛教训和烈士们的崇高精神风貌。
其中的第七部分,即“狱中意见”,共两页,约3000多字,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1989年,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胡康民几经周折,找到了
这份报告,将报告第七部分“狱中意见”,概括成今天广为人知的“狱中八条”,并在当年《红岩春秋》杂志“渣滓洞、白公馆烈士殉难40周年纪念特刊”中首次披露。
这份被提炼出的“狱中八条”包括: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刘帅说,“狱中八条”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与教训,凝聚着红岩英烈的忠诚和初心,发人深思,促人深省。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察网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