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红”、“高级黑”,是兼有具象化与本质性描述的一种表述,指的是表面上弘扬主旋律、声援主流舆论和赞许英雄领袖,实际上有意或无意拉低、抹黑正面形象和贬损主流价值观,进而造成不同程度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现象。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深入分析这种现象,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低级红”“高级黑”的来源
2019年2月27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其中就提到了“低级红”“高级黑”。文件里是这样几句: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
“低级红”“高级黑”的含义
何谓“低级红”“高级黑”?有专家曾撰文指出,所谓“低级红”就是有意或无意把党的信念和政治主张简单化、庸俗化,一种是站在个人立场上,认为自己的言行是“替党说话”,不顾及群众的反应,用无知或极端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正义性”;另一种则是有意识地夸大事实,靠无原则的吹捧来引发人们的反感情绪。而“高级黑”,在语言上可能更讲究技巧、更华丽幽默,甚至有时披着学术的外衣,伪装性更强;再就是极端化地解读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方针政策等,达到“黑”的目的。“低级红”“高级黑”都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体现,“低级红”往往会发展到“高级黑”的阶段。
“低级红”“高级黑”的危害
在公共管理层面,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不论是蓄意制造和传播,还是在正面报道时无意间好心办坏事,“低级红”“高级黑”都对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极少数网民人为制造传播的“低级红”“高级黑”材料,因其形式和内容的新颖、夸张,往往能够博人眼球,引起不少人围观,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尤其是蓄意的“低级红”“高级黑”,或故意曲解或片面理解上级指示精神,采取极端方式,或断章取义,或搞一刀切,其目的就是制造矛盾,结果使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误解,影响了党群关系。
在思想宣传层面,削弱正面宣传的效果和信誉度。某些媒体报道在选材、报道角度等方面处理不当,缺少思想、温度与真实,造成“低级红”“高级黑”事故。如有的媒体报道过度渲染、赞美和拔高先进典型,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使得典型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引发群众对夸大甚至造假式正面宣传的反感;有的报道内容形式主义和官僚做派十足,造成不良观感;还有的报道充斥着官话套话,疏远了与群众的心灵距离,缺少了感情与温度的调剂,不仅削弱了正面宣传效果,还会降低主流媒体的信誉度。
在社会心态层面,影响主流价值观念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手法上看,有的故意采用暗语影射、反语捧杀、偷梁换柱、借题发挥等表达形式,在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凸显了其荒诞与戏剧性,讽刺意味十足。
从内容上看,“低级红”“高级黑”不仅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反而通过迎合舆论热点,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不惜采用故意断章取义、故弄玄虚和肆意歪曲等手段散布网络谣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这些现象迎合了某些不良社会心态,助推了错误社会思潮传播,对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产生了不利影响。
“低级红”“高级黑”的治理
第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党员干部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以律己,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杜绝传播任何“低级红”“高级黑”内容;在实践中要提升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培养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加强自身政治文化修养,以身作则,促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第二,增强网络法治思维,强化源头治理。要增强法律意识,坚持依法管网办网,明确互联网言论“红线”,区分言论自由与违法犯罪界限,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言行进行性质界定并明确法律责任,强化网络执法,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第三,坚持规范引导并举,提高正面宣传能力。主流媒体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第四,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加强社会各界对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提升网民的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增强对“低级红”“高级黑”等有害信息的判断力和免疫力。
“低级红”“高级黑”实例
黑龙江省某法院在网上发文称,“默然姐姐,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过头,在执行局干警的心中,她就是女神、女超人”,看似颂扬敬业精神,却是违背人情常理的“低级红”。
再比如,有人讲作风变化,写出了“副市长吃上了自己掏钱买的月饼”,言下之意就是官员以前“不用掏腰包”。
有人讲纪律严明,宣传了“因洗澡4分钟没接巡视组电话受警告处分”,让人感到抓纪律“缺少人性”。
有人讲脱贫攻坚,采写了“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党扶贫政策“偏离主题”。
信息来源 | 文明陆浑
中闳采编 | 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