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环境对党员有直接影响,应特别重视直接领导的感召作用和组织的管理监督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泡菜理论”和“从游理论”。强调教书育人不在老师讲多少高深的道理,主要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就像一个泡菜缸,师生们整天泡在一起,不断“砥砺品行”、“切磋学问”,不知不觉就会成长起来;又像大鱼带一群小鱼戏水,游着游着就都学会了。
共产党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更加看重环境对思想的决定性作用,进而主张控制了环境就能控制人,改变了环境就可影响人、改变人。可是环境特别是直接影响人的社会环境,又由人构成、由人创造。所以,应当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落实到党性教育上,就是既重视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又承认现实环境对党员的直接影响。在加强教育和塑造环境方面,要同时发力、同向发力。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 。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是炼不出钢的。
环境可分大环境、小环境。前些年党风和社会风气不好,直接影响到一些同志对党性教育的信心。其实,大环境能影响小环境,可小环境对人的影响更直接、更经常。为什么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的风气就比较好,出成果、出人才?说明事在人为,与其抱怨,不如行动。正如总书记所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党有全党的要求,各级党组织也有各级党组织的要求,既要强调全党普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要通过营造‘小气候’来形成‘大气候’。”
要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根本在各级领导的模范带头。研究各种类型信仰者的成长道路,都会发现引路人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而引路人所依靠的,无非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真理的感召固然重要,而人格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相乘的关系。有信仰的人谈信仰,才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自己都不相信、不去践行的东西,让别人信,可能吗?
在塑造良好政治生态方面,惩恶与扬善有同等价值。对背离党的宗旨、违犯党的纪律、败坏党的形象的行为不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就是认可和纵容。严是爱,松是害。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也是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戒为师”,“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实际上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