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管理学在某些方面
越讲越像毛泽东(中)

管理学领域中的复杂性、后现代与毛泽东
李凯城
六、复杂性研究——21世纪的新科学
科学危机是挑战,也是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机遇。正是看到科学方法存在上述不足,所以,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变革浪潮,先后提出一大批“横断性”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统称为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领域学派纷呈,观点各异,如何进行梳理,历来众说纷纭。综合专家们的看法,笔者认为,其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①系统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笔者认为,其主要贡献是,强调了“系统大于部分之合”,“信息是物质世界的特殊形式”等观点,引发了人们对系统现象的关注,开始打破门户之见,在越分越细的各学科之间搭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②自组织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有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等。其中,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和协同论,曾被国内一些专家概括为“新三论”。这些新学说虽然着眼点、突破口和精华处各不相同,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考察系统问题时加进了时间这一维度,着重研究系统是怎样形成的,系统大于部分之和的东西是如何生长出来的,系统的发展变化遵循哪些规律,等等。所以,专家们建议用自组织理论来概括和命名这批新学说。③复杂性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是美国圣菲学派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圣菲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小镇。1984年,以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戈尔曼、安德森、阿诺为代表的一批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开始聚集到这里,展开跨学科、跨专业的复杂性研究。该派专家认为,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之所以长期未获突破,主要是研究方法陈旧;由力学引伸出来的方法用在简单系统研究时,可能是有效的;可随着研究的深入,当科学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复杂系统后,这条路被实践证明走不通。所以,必须展开跨学科的复杂性研究,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最终使各门学科都进入复杂性研究阶段。由于生物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最明显,所以这些系统便成为圣菲学派研究的重点。
通过这批大牌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圣菲学派提出,是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主要观点是:所有的生命系统(包括动植物、人体、组织和社会)只有适应外部环境才能生存,因而天生具有一种适应能力。最初,系统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可能只有几条基本的适应规则。但生命会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自己,使系统内部结构越变越复杂,系统的适应规则也越来越完善。其中有些结构变化还能“沉淀”下来,遗传给下一代。随着变化、遗传的积累,慢慢出现了层次,新层次有新的结构、新的适应规则,又会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继续进化。层次因此而不断地增加,复杂事物就是这样涌现出来的。
比较圣菲学派与自组织理论。虽然二者都注重研究复杂系统的形成,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非生命系统,而圣菲学派研究的是生命系统,只有生命系统才具备适应性。所以,同是复杂性研究,二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差别明显。复杂性适应系统研究称得上是系统科学的第三阶段。
当然,以上划分仅为一家之言。实际上复杂系统研究之所以非同一般,恰恰因其涉及多领域、多方法、多视角,出现不同的分类十分正常。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种观点已为学术界认同,即21世纪的科学是复杂性科学,所有学科领域研究到一定深度,都将面对复杂性难题,都必须突破经典力学的研究套路,引进复杂性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复杂性科学的主要观点是:现实世界是长期演化形成的,是分层次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层次呈现不同规律,各层次之间又相互影响。在多数情况下,高层次现象无法用低层次中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特别是当层次增多,同一层次中的元素又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其相互间的作用,大都是偶发的、无法计算的,更无法控制和还原。由此产生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非线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可逆性、不可分解性等特点,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复杂性。
针对上述特点,复杂性研究特别强调,要改变传统科学的还原法,用生成论代替构成论。即不再层层解构,去找寻构成万物的“宇宙之砖”,然后用它来说明一切。而是把事物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努力探寻各个层次的演变规律,把还原方法与整体方法结合起来,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把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结合起来,把认识理解与实践行动结合起来,把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在观察、分析、假设、验证等原有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引入隐喻、模型、数值、计算、虚拟、集成等新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新工具,以实现对复杂系统研究的新突破。
在复杂性科学诸学说中,“涌现”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概念。新事物都是从旧事物中涌现出来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东西是从部分中涌现出来的,事物高层次的特性是从低层次事物中涌现出来的。涌现作为事物进化的普遍现象,必有其一般规律。复杂性科学旨在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引领各门学科,指导社会实践,以促成积极事物更多 “涌现”,防范各种消极事物的“涌现”。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要求人们从生成、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把握住“涌现”这一概念,理论上就可划清与还原论的界线,在实践中也可重新认识许多现象,包括管理问题。
例如,用“涌现”的观点看人性。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品性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后天生成的,涌现出来的。确认了这一点,再看西方激励理论及其前提 “经济人”假设,会发现所谓的科学管理,其实并不怎么科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传统科学。相反,毛泽东以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为中心,强调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动影响和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实现精神、物质双丰收等管理主张,是不是更符合复杂性科学的追求?!
七、复杂性视域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肯定是复杂性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类。首先,管理者本人是复杂的;其次,被管理者及其组织是复杂的;第三,管理者面对的环境、竞争的对手也是复杂的;最后,管理者、组织、环境三者之间存在博弈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属于典型的“乱题”,因而更加复杂。
所以,管理尤其不宜用传统科学方法加以研究。以往管理学研究最大的失误在这里,科学管理之路不好走、走不通的原因在这里,自然,管理学发展的突破口也在这里。近些年,西方比较前卫的管理学家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借鉴复杂性科学的新范式、新方法,探讨实际管理问题,总结优秀企业经验,陆续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新著、新论。
例如,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就是一个引领管理学潮流的大师级人物。他的著述从不系统地讲理论,也不依靠图表数字,而是通过对优秀企业成功经验的挖掘,概括出一些爆炸性的管理警句,给出各种颠覆性的管理新招。例如,人类已进入“疯狂的时代”。对企业来说“速度就是生命”。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把自己变成“疯狂的组织”。要“解构”公司,废除官僚制度,消灭中间管理层,把组织细分、细分、再细分,分成许多“充满活力的单位”。再配上风格独特、桀骜不驯的领导者,允许他们“打破一切常规”。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大胆启用年轻人,使他们具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既优异过人,又与众不同,避免沦为“优秀的废物”。彼得斯还提出《重新想象》,倡导《解放型管理》,主张《乱中取胜》,仅从这些书名,就可以想象他的管理主张多么的不同寻常。
再如,现代管理一讲跨国公司就是GE、IBM、沃尔玛,其实,维萨组织的营业额是沃尔玛的10倍,全球六分之一的人是其客户。维萨的创始人迪伊·霍克写的《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被业内人士评论为“包含有量子物理、混沌理论、分子生物学、蝴蝶效应、自然界的知识和常识”,是“每一位寻求理解未来组织的人的必读书”。书中,作者用一种特殊的写作风格,结合自己创办维萨组织的曲折经历,讲述了如何彻底改变机器时代的思维方式,打破官僚机制的陈规陋习,建立适应复杂世界的全新组织形式——混序,即混沌中实现的有序管理。作者提出,“从古到今,我们不断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阶梯上攀升”,“除非演化的轨道彻底改变,否则我们必须面对社会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大爆炸”。而现行的企业大都以机器为摹本,以控制为手段,以赢利为目的,已蜕变为独裁者实现个人意愿的专制工具。这类组织不能适应复杂环境,迟早要遭淘汰。所以,企业必须凤凰涅槃,仿照生命系统的机制重新设计,重新演化。在生命型企业中,管理决策是民主的,控制是分布式的,动力来自每位成员为认同的共同目标而献身。以上构想虽极富创见,但作者也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的答案“充其量只对了一半”。管理要想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即使幸运,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还有一本新书值得一读,那就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核心竞争力”概念首创者加里·哈默的《管理大未来》。在该书前言,作者开宗明义,现有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20世纪初期一小撮已故的理论家与实践者提出的所谓‘现代’管理的约束,这些恶作剧者置管理于发霉的机器中”,时至今日,就“像一台无法动弹的引擎”。这种“源自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已然过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组织”。“企业必须采取基因改造疗法。”因为,现代管理的各种模式、流程、办法等,都是依据专业化、标准化、等级制、规划与控制、外部奖励等核心原则确定的,这些原则有如现代管理的基因,如果基因不变,新的管理机制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生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具适应能力的”,所以,需要从生命现象中找寻“适用于未来管理创新者的经验”。
近些年西方管理研究非常活跃,新说不断。这类书看多了,笔者有一个感觉,虽然观点五花八门,讲法迥然有别,但仍可找出几点共同之处:①强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适应复杂环境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②指出传统的科学管理以机器为摹本,着眼于控制,只适用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对稳定的环境;③认为应仿照生命系统重新设计组织,着重提升系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④将西方管理近些年流行的各种新理论、新经验,都与打造生命型企业挂起钩来;⑤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也开始变化,大量引用复杂性科学的新范式、新工具。笔者认为,这些新动向值得关注,未来管理学的萌芽极有可能蕴含其中。
八、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造反派
与自然科学领域越刮越猛的复杂性风暴几乎同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卷起一股飓风,即所谓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最早发起于建筑设计领域。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一股流行于西方世界,对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及各门社会科学均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后现代主义,就无法与当代社科人文学者对话和交流。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从语义角度看,后现代即现代之后。西方现代思潮虽然门类繁多,流派纷呈,但都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力图通过不断深入的探索,最终发现隐藏于世间万物背后的规律,然后用清晰的概念、明确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加以表述,为有目的、合理性的生活提供指导。到了近代,这一努力随科学事业的发展而达到极致,科学理性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什么都讲理性、讲逻辑、讲权威,以至出现人们常说的科学万能、科学霸权。
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具有复杂、多变、偶发、含混、多元等特点,是很难全面把握和准确表达的。传统的(包括近现代以来的)认识论误以为理性万能,语言可靠,一切都可以彻底认识和准确表达,把未被认识的复杂事物,或当作理性没有到达的未知领域,或当作个别的、可忽略的情况加以处理,进而得出许多似是而非的结论,误导了人们的社会实践。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端,如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经济波动、社会分化、信仰迷失、犯罪增加,等等,都与此有关。而所谓后现代,旨在从根本上纠正现代主义的这些偏差,力图挖掘和表达那些实际存在而被现代理论长期忽略、无法表达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旨在表达现代主义用理性和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无形中出了一道难题,即如何给自己下定义。因为,如果用概念、判断把自己定义清楚了,那就不是后现代了,就失去后现代主义的精髓。所以,后现代主义虽不乏大师一级人物,却始终没有给出统一的注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文社科领域中凡是批判现代主义,强调理性不可依赖、语言不可通约的言说论断,都可以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对立面,凡是现代主义所主张、所推崇的,它一概加以反对。例如,现代主义赞美理性,主张用理性审视一切,进而把握宇宙的规律,征服和改变世界;而后现代则强调非理性,认为理性根本无法把握世界的全貌,人类迷信理性,终将反受其害,应该“回到事物本身”,用直觉去体验世界,用情感与世界沟通。再如,现代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永恒的真理”,它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是所有话语的“元话语”,是人类必须遵循的铁律;而后现代坚决反对“真理的白色恐怖”,反对一切“宏大叙事”,主张尊重差异,保持多元,实行民主。又如,现代主义大都持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现象与本质截然区分,认为“不是……,就是……”,主张一方支配、压倒另一方,反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而后现代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复杂世界,现实中并不存在静态的对立两极,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多样的,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没有意义。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阵营庞大、影响深远,却又五花八门、鱼龙混杂,代表人物可数出上百位之多,而且几乎每个人的表述都有“发明创造”。所以,说实在的,至今笔者读到后现代,仍会感觉头大,还有许多搞不明白的地方。不过,郭贵春先生的《后现代科学哲学》一书给笔者一些启发。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从语言领域开始造反的。由于语言是理性的工具,颠覆了语言就动摇了理性,进而动摇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整个现代文明。后现代造语言的反,可分为两大派。一派以“后现代之父”法国哲学家利奥塔为代表,主要强调语言现象的局域性。认为语言是一种游戏,只有大家都接受一种规则,彼此才能玩得起来,达到沟通的目的。可世界实在太大了,根本不存在统一的游戏规则。所以,语言现象都是局域性,不存在为一切知识提供基础的元语言,更不存在为一切认知、一切价值提供支撑的“宏大叙事”。统一的语言基础瓦解了,理性自然就靠不住了,社会由此化成了碎片。
另一派以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在颠覆语言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局域论只是指出语言不具有普适性,故只能在社会文化的局部范围进行交流。而德里达提出的后结构主义,则强调局部范围的语言交流也有问题。因为任何语言符号的意义都不是由概念单独表征的,而是由使用符号时的语境决定的,而语境又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可能通过语言文字实现真正不走样的沟通。以前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按德里达的观点,何止是一千个!每个人每次想到的哈姆雷特都不相同。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哈姆雷特,每个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由于语言构成的“文本是我们能够接触的唯一实在”,谈论世界离不开文本。而理解文本的不可能,也就意味着理解世界的不可能。
后现代主义常用语汇很多,如解构、隐喻、延异、返魅、建模、类象、内爆、元理论、去中心、系谱学、超现代、宏大叙事、心灵之境、语言游戏、话语霸权,认知构图……等等。不熟悉、不习惯这一套表达方式的人,会感到眼花缭乱。其实,只要掌握了后现代的核心理念,这些词汇都不难理解。例如,所谓“隐喻”,是指抽象的论述不可靠,所以要表述某些费解的意思时,不妨用隐含的比喻;所谓“内爆”,是指概念被不同的人赋予太多内涵,最终不知所云,相当于从内部爆炸了,等等。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反动,本意是想通过对现代文明及其根基进行全方位批判,来弥补现代文明的缺憾,推动人类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但在现实中,它破的东西太多,而立的却很少,甚至根本不去立、不主张立,因而其破坏性远远大于建设性。有人形容,后现代主义就如同一场飓风,将西方文明上层建设领域原有的一切建树,吹得乱七八糟、一片狼籍。
九、后现代管理的新思路
后现代思潮也影响到管理学研究。国内有学者提出,管理不应分什么东西方,只能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前现代管理指泰勒制出现前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以经验管理为主要特征。现代管理指伴随机器大工业而出现的科学管理,以泰勒制为产生标志,现有多数管理理论应归其中。而后现代管理则是信息社会所要求的管理,它与现代管理范式有明显区别。
笔者认为,后现代管理与现代管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现代管理充分肯定欧洲启蒙运动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因而在管理活动中追求计划性、权威性、统一性、有序性、简单性。而后现代管理则反其道而行之,如以过程性反对计划性,以民主性反对权威性,以灵活性反对统一性,以非线性反对有序性,以复杂性反对简单性。凡是带有这种思想倾向的管理思想,均可称为后现代管理。
例如,传统决策理论强调要充分认识市场变化规律,全面比较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在科学预测基础上,运用各种决策模型和数学工具,对事关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科学决策。而后现代管理认为,科学决策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影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一般企业根本无法准确预测和规划未来。即便有能力这样做,也费时费力,可能好不容易规划出来时,难得的发展机会却错过了。所以,教科书上讲的战略管理及决策工具统统没用,企业家还是要凭经验,凭直觉,根据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做出大致不错的战略决策。然后,边实践,边根据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如俗语所说,“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总之,最重要的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不要等完全瞄准了再开枪,而是发现目标,举枪就打,先放上一枪,然后再去校正。
再如,传统组织理论主张组织要明确划界,科学分工。对内部资源,用行政手段实行计划管理,强化责任制和领导权威;对外部市场,靠价格杠杆调节各种关系,确保企业的自身利益。而后现代管理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组织的内外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必去作严格区分。要重新给企业下定义。因为在市场、资源和竞争都已全球化的情况下,只要有创意、有手段,谁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组织资源,为全球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对外不一定非得用市场手段,可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密切上下游关系,建立不同形式的联盟企业或虚拟企业。企业内部也不一定非得按行政分工,应打破僵化的机构设置,采用更灵活的组织形式,如成立临时性机构,实行矩阵式管理,在员工中开展内部创业活动,采用不拘一格的股权结构,等等。
又如,传统的激励理论将人视为理性的“经济人”,主张用“大棒加胡萝卜”来解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问题。为此,就需要围绕 “明确分工、量化标准、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建立并实施一整套硬性的规章制度。而后现代管理则认为,人既非完全理性,又非经济动物,而是复杂的、可变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不能像管理机器、训练动物那样对待员工。要以人为本,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尽量通过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软性因素,关心、教育员工,影响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从工作本身,而不是完成工作所带来的物质好处中获得满足。
又如,传统的控制理论强调组织只能有一个大脑,那就是最高管理者,其他人的任务就是接到命令后有效地执行。为此,要强化执行意识和服从观念,对全体成员、各项流程实行严格控制,通过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偏差,确保最高管理者意志的贯彻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后现代管理则认为,组织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频繁。对恐龙一般的大型企业来说,要想及时做出正确应对,光靠最高管理者一个大脑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调动每一位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集中群众的智慧。过多过严的管控不仅没必要,而且有害。应该改进领导方式,下放决策权限,倡导民主政治,实行“没有管理的管理”。
当然,笔者举的这些事例能否算是后现代管理,估计会有争议。不过,有争议就对了。如果真把后现代管理界定清楚了,恐怕也就不是后现代了。
十、复杂性与后现代的内在联系
几乎同时兴起的复杂性与后现代有何联系?学者们做过深入探讨。笔者认为,比较可取的一种观点是:双重复杂。即,世界是复杂的,人们用以反映这个世界的语言及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各种思想、理论,特别是社会人文领域的语言、思想和理论也是复杂的。一般来说,复杂性研究突出强调的是前者,即事物本身的复杂性;而后现代则偏重后者,强调由于语言、思想的复杂性,人们无法表现复杂的世界。
具体到管理学研究,复杂性管理与后现代管理常被用来描述同一类现象。只是复杂性常被当作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后现代则被用来作为分析现象时一种概括。也就是说,后现代经常被时髦的管理学者当作一种标签,贴到管理者为应对复杂环境而新创出来的各种管理方法上。所以,对新出现的一些管理现象,有人称为复杂性管理,有人称为后现代管理,用不着感到奇怪。
十一、在复杂性研究与后现代管理的背后
世界的复杂性与反映世界的语言文化的复杂性自古已然,为什么以前没有被人们重视,只是近些年才突现出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呢?
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①研究的深入。人们本能地希望世界是简单的、统一的、可以充分认识和把握的。而且,无论哪个学科,最初的认识成果总是肤浅而粗陋的。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探讨,才有可能真正认识现实世界复杂性的一面,才能觉察出理性和语言的局限。例如,管理学中对人性问题的认识,就经历了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的转变。再如,管理学对完全理性的否定,也是因为科学决策的办法行不通,才使西蒙开始关注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②世界本身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世界复杂化的进程,使研究和解决复杂性问题不得不提上议程。复杂性与后现代管理正是信息社会所要求的管理。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管理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正从根本上改变着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格局。因为,互联网明显不同于一般科技产品,它改变的是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社会交往方式又是全部社会生活,包括管理活动的基础。所以,近些年西方企业管理出现的所有新变化,管理学家提出的所有新思想,仔细分析起来,几乎都与互联网的发展有关。
(作者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中心红色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纵横红色管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