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座谈会上的发言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充分展现了大国气象,强国风采。这不仅是一次历史性的盛大庆典,也是一次最生动、最深刻、最有效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只要是政治立场没问题的中国人,七一那天都会沉浸在激动、自豪与幸福之中,都会热情洋溢、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天,反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既很受鼓舞,也很受启发。前几天写了一篇体会文章《坚持战略思维,再创新的辉煌》,昆仑策、昆仑策研究院网几个栏目同时刊发了这篇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博大精深,我对此的学习和理解还是初浅的,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讲话受到许多启示。最突出的是,进一步加深了对战略思维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这篇讲话是体现习近平治党、治国战略思想的又一重要篇章,是习近平战略思维的最新成果。这篇讲话指明了党和国家在新征程上的战略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一直积极倡导战略思维。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他将战略思维置于六种思维之首。他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这一论述确立了国家战略的至高地位,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战略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人的行为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战略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智慧,成就大事业者都需要掌握这一智慧。什么是战略思维?习近平曾言简意赅地对这一概念做出界定。他说: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进行筹划和指导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艺术”。什么是战略思维能力?习近平也进行了定义。他说:“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可见,战略思维不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能力,但只要按照这些要求做出努力,就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在无限接近达到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的战略思想。在他的多次讲话中,对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做出了全面谋划,由此构成了习近平战略思维的基本逻辑架构。
战略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气象、新境界。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中国人民正确地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结果。社会主义的“幽灵”,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了50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从中看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亿万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证明了一个历史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从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走上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因为这一选择,才使中国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振兴之路,富强之路,是充满希望之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战略立场: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超越国度、超越时代,至今依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与生俱来的人民性。为了谁?依靠谁?这是任何一个“主义”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继承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习近平在许多重大场合上多次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见,以人民立场为自己的战略立场,已经深深地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阐明了我们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些话,更加深刻地道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人民立场的实质性要求,为我们党的人民性特征做出了更加明确的注解,也是对国内外某些势力所抱幻想的严正回答。他强调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要能够矢志不渝地把习近平这些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定会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
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目标,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目的所在。中国梦生动的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描绘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现在,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圆满实现,我们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此以后,占世界人口约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开始享受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巨大功绩,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2000年时,中国GDP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一次辉煌的日出。”而到了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4.7万亿美元。按照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统计方式,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00年的时候,许多中国人和我一样,因为中国GDP破万亿美元而激动不已。2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跨入世界强国之列,谁能想到啊!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四个全面”这一战略布局,才使得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有了明确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和主攻方向,各项战略部署才能有条不紊地加以落实。
“四个全面”是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有机统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引领着其他三大战略举措的实施。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是顺利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其它三个全面还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继续发挥作用。还应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全局谋划与重点推进的有机统一。“四个全面”是党中央针对我国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的客观现实所做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对国家建设全局产生战略性的影响,需要全面贯彻,一个都不能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由于党中央一以贯之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得以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进入深水区后仍能不断取得新进展,全面依法治国才能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战略支撑: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显而易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大国的和平从来不会轻易获得。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国必须拥有能够遏制外敌威胁和侵略的强大的国防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为我军规划了2020年之后30年的发展蓝图:“确保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系列重大部署,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步走”战略高度契合,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光辉的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一大批世界一流装备列装全军各部队,我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功绩,也是当今中国能够顶住美国的制裁、威胁、讹诈的底气所在。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些论述,为我军的全面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我军全体指战员的极大鼓舞。毫无疑义,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蓝图一定能够按期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日,定是我军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之时。
党的领导:实施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
一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风雨如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该向何处去?谁能担当起领导国家走出苦难深渊的重任?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才会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才使得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这是中国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致开幕词时明确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最经典的表述。从此以后,这一表述的基本含义得到长期的延续和贯彻,有效地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多次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要问题,并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战略部署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提高战略思维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继续奋斗。
(作者张彦:原武警水电部队政治部主任,现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红色管理研究所专家。本文经作者授权在中闳教育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信息来源: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书怀
- 文章
- 精品课程
- 课程方案
- 教育机构
- 名师荟萃
- 有问有答
问题反馈
问题描述
请输入问题描述内容
当前已输入0个字符, 您还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