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代以来的企业发展史可以看出,大企业的管理最初是从军队学来的。18世纪70年代,当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之后,大机器生产很快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许多大型企业相继诞生。那个时候的人们忽然发现,他们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管理问题。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大企业无法实现正常运营。为此,聪明的管理者将目光投向军队,注重向军队学习管理经验,从而使企业得到正常发展。此后,许多大企业纷纷通过向军队学习管理踏上了成功之路。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那样:“一百多年前,当大型企业首次出现时,他们能够模仿的唯一组织就是军队,现代企业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制度建设、员工忠诚等都可以从军队管理中得到启发。”经过他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军队所培养和发展的领导者比所有机构的总和还要多,并且失败率更低。”有“世界第一CEO”美誉的杰克·韦尔奇认为,军事化管理改变了商业思维。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今天的商业理论、商业实践,有着明显的军事化管理的成分。当有的记者提出“在培养领导者方面谁做得最好”这个问题时,杰克·韦尔奇的回答是:“美国陆军”。因此,他积极主张,企业要向军队学习管理。
长期以来,企业向军队学习管理问题引起国际学界的普遍重视,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些成果在学界、企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际著名管理学家帕尔森说过:“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英国军事管理专家约翰˙唐尼认为:“一部军事史就是一部管理史。”这些观点显然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可见,具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是与大企业同步诞生的,军事化管理在企业发展史上曾发挥过奠基性的作用。向军队学习是组织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绝不是权宜之计。
可见,向军队学管理,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是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形成的。最重要的是,具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才是有关理论与实践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世界上能够找到比一流的军队管理得更好的企业吗?
《蓝血企业》一书对世界上伟大企业的缔造者做过划分,发现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出身军队,三分之一的人是虔诚的信徒,三分之一的人是技术天才。可见,出身军人的著名企业家是一个较大的数量。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在军营中形成的主观条件是其能够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
军队为企业界造就了大批管理英才。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出现了军事后勤战线上的十位英雄。他们是:罗伯特·麦克纳玛拉、查尔斯·桑顿、法兰西斯·利斯、艾荷华·蓝迪、乔治·摩尔、班·米尔斯、阿杰·米勒、詹姆斯·莱特、查尔斯·包士华和威伯·安德森,这十个人被称为天才,被称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也被称为“蓝血十杰”。
“蓝血十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取得显著成效,为盟军节余了数十亿美元的军费。他们虽然不全都出身名校,却造就了一所名震遐迩的学校——哈佛商学院。美国学界、企业界有一个说法,最优秀的商学院,既不是哈佛,也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美国商业年鉴》显示,二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从西点军校走出来的大公司的董事长达一千多人,副董事长两千多人,总裁五千多人。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裁简睿杰,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总裁兰德·艾拉斯科,美国在线创业的CEO詹姆斯·金姆赛,Compass集团的总裁约翰·克利斯劳,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的总裁、做过太空人的法兰克·波曼,全美第二大零售商西尔斯的总裁罗伯特·伍德等,这些人全是西点的校友。谁能想到,本是培养优秀军人的学校,竟然成为优秀企业家的摇篮,竟然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的商业奇才。
中国著名企业家中“当过兵的人”也很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万达的王健林、海尔的张瑞敏、曾任万科总裁的王石、中化集团掌门人宁高宁、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苏泊尔创办人苏增福、新疆广汇创办人孙广信、慧聪网董事局主席郭凡生、青岛双星鞋业董事长汪海等杰出的企业家都是从军营走出来的。据统计,中国500强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级的高管人员高达4成,中国企业家中有军人背景的达到30%的比例,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一比例更是超过60%。
他们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军人,熟悉军队的管理思想和机制,脱下戎装投入商战后,当然具有非军人背景企业经营者所没有的优势。只要对他们的经商经历细加推敲,就可看出其明显的军人色彩,曾经的军营生活的历练使他们获得了比别人更高的起跳点。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不少人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非难以理解。从商者的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就个人主观条件而言,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信念、意志、作风等个人品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知识、智慧、能力等专业方面的因素。从军事院校和军队中走出来的军人,必然会在第一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淬炼。在此基础上,也会在第二方面得到较多的收获。在这方面,商学院显然很难与军事院校和军队相比。对于商人来说,第一方面的素养显然是第一位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在商战中不可缺少的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质、顽强的意志、过硬的作风等优良品质,才可能将个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等专业素质发挥出来。如果个人品质方面的素养很低,很可能经受不住挫折与失败的考验,专业素质再强也难以得到发挥。虽然多年来不少商学院也注重加强对学员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但很难取得军事院校和军队所能达到的效果。这也是许多经过专业学习的人,未能踏上成功之路的主要原因。打造一流企业绝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以精神状态为首要内容的系统化作业。从根本上来说,个人品质上的优势是无法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只有通过实践的磨练才能在这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中国企业当然要着重学习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化管理经验。西方的战略学者、管理学者都喜欢将美军、西点军校作为成功的范例。但他们没有正视的一个问题是:谁打败了美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了三八线,从而使美军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因此,我军才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更应该好好研究学习我军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当然,企业不是军队,不应完全照搬军队管理的做法。如果向军队学管理,就是为了让员工听话、走队列、搞体罚等,那就不靠谱了。企业向军队学管理,应该着重学习我军管理的理念、文化、决策以及许多适合企业的制度和做法等实质性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我军管理的精华。
华为从公司创建的时候起,就实行了具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虽然不能把华为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其具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但没有这样的管理,肯定不会有华为今天的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为常年管理顾问吴春波认为,华为向军队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构成部分:
第一,任正非系统地吸纳古今中外军队的管理思想,并加以分析、归纳与总结,依据公司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讲话和写文章持续地在公司内部传播。
第二,公司有组织地学习这些军队的管理思想、理念和举措,形成统一的管理语言与集体认知,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第三,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将军队的有关管理理念与具体举措变为华为的经营管理行为。
这一概括为企业界如何借鉴华为向军队学习管理的经验,理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些想要学习华为的公司,就应该从这里入手,去积极搞好本企业的具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
华为的辉煌,归根结底是由华为的员工创造出来的。华为通过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被称为“华为铁军”。那么这支铁军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探求制胜之道》一书中,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专家)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