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份,58岁的毛泽东收到了从武汉寄来两封信,信的字迹很陌生。说实话,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年多里,对于全国各地寄来的各类私人信件,他多少有些无奈。
因为这些信件,基本都是为了让他介绍工作,或者是家庭困难求照顾的。这些写信人,有的是湖南老家的亲朋,有的是他在各地结交的一些朋友。
不回信?太不近人情了!总不能让人家觉得,自己出息了就不念旧。可就算是回,也只能是拒绝。裙带之风万万不能开,这一点,他很清楚。据不完全统计,仅一年多时间里,他写的这类“拒绝信”达到了170多封。
但是这一次,看到这两封信,毛泽东却高兴得很。这封信出自一位名叫陈文新的女大学生之手,她目前在武汉大学读书,信是她的母亲毛秉琴托她写的。

图:毛泽东
从这两封信里,毛泽东得到两个信息:
第一,已经牺牲的好友陈章甫还有后人在,而且还考上了大学。那时候主席还想不到,这个女娃将来会成为新中国的女院士。
第二,陈章甫的妻子毛秉琴也还健在,目前就在湖南老家。
这两封信,让毛泽东生出不少敬意来。
这第一重敬意,是对毛秉琴女士。陈章甫是在1930年牺牲的,那时候他才36岁。毛泽东依稀记得,他有3个女儿,最小的就是这位陈文新,那时候她才3岁多。21年了,毛秉琴一个弱女子,硬是在烽火岁月里把3个女儿都抚养成人,小女儿还考上了名校,这位女性让毛泽东打心底佩服。
这第二重敬意,是对陈家人。陈章甫20岁就认识毛泽东了,他们既是知己又是战友。而毛秉琴,那时候毛泽东还叫她姐姐。毛泽东还在陈家住过一个多月,所以陈章甫的父母也都是认识他的。自从长沙1949年8月4日解放后,毛泽东在当地已经家喻户晓了,湖南多少沾上一点边的人都来和毛泽东攀亲。偏偏陈家人,到现在才给他来了这么两封信。而且信里没提任何要求,就是告知他烈士后人一切安好,毛秉琴也很好。
老友还有后人在!而且还这么有出息!毛泽东高兴得很,他当即回了这样一封信:
文新同志:
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们姊妹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
问候你的母亲。
书信日期为:1951年4月29日

图:毛主席给陈文新的回信
目前这封信被馆藏着!书写很有力道,透过字面我们都能感受到主席内心的喜悦。
陈文新收到这封回信时,已经是5月初了。这封信,让武汉大学所在的珞珈山都“沸腾了”,同学们都争相传阅。
“真的是毛主席回的,你看落款为毛泽东”、“对对对,字迹也和报纸上印的主席笔迹一样”……同学们都在议论。
看着这一切,25岁的陈文新才敢相信:原来母亲讲的都是真的,父亲真的是毛主席的好友,而且主席还认识母亲。
之所以会突然写这封信,陈文新其实是受母亲所托。数日前,她从学校回浏阳老家看望母亲,身体已经不太好的她,才把父亲和主席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她。也就是到此时,陈文新才对父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收到回信后,陈文新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赶回了老家,把信交到母亲手里。眼神已经不太好的毛秉琴,让女儿一字一句念给她听。在女儿激动的声音里,往事历历涌上毛秉琴心头。
丈夫陈章甫是浏阳人,年轻时就是个才子,1911年,17岁的他就考上了长沙中路师范学堂,也就是后来的湖南一师;而毛泽东,是在1913年考入湖南第四师范的,后来这所学校被一师兼并。也就是在这里,这两位有志青年相识了。
虽然说起来陈章甫算是毛泽东的师兄,但他对毛泽东却服气的很。那时候,两位年轻人都受到了一师老师杨昌济等人的影响,都打算为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做点什么。
陈章甫从一师毕业后,受聘在第一师范附小教地理。一天,毛泽东找到他,称自己有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想在长沙各大高校里搞一个征友启示,目的是结交更多的有识之士。
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做法有点儿奇怪。但陈章甫很清楚,这位学弟的脑子总是转得比别人快,他当然得支持。

图:陈章甫
于是没过几天,长沙各大高校门口就贴上了一则《征友启示》。这则启示用的是兰亭贴体,这是1000多年前王羲之最常用的字体。通篇都是古典文体,共有几百字,湘纸油印,信的大意译成白话大意是:民族危亡之际,所有青年当团结起来共寻救国之道,我诚心结交各类有志之士。
在文中,毛泽东甚至用上了这样的话:
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此时毛泽东和陈章甫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年纪轻轻的他们已经打算为苍生立命!这则启示毛泽东没有用真名,而是用“二十八画生”来代替。而且在启示的最下面,还特意写了这样一行小字:
来信由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陈章甫转交。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就写信给我,信由陈章甫转交。
为何毛泽东不用真名?也不自己收信?因为这一年,毛泽东没少“闯祸”!
此时是1915年秋天,在前几个月,毛泽东因为不满校长张干收学生学费的事,组织同学们和他大闹了一场。为此,张干还贴公告说要开除他。好在后来得到杨昌济、徐特立等人的支持,他才能留在一师。
这事刚没过去没多久,毛泽东是该低调一些了。所以陈章甫才主动承担起,为毛泽东转信的任务。
既然是知己,就该支持对方想做的事,在陈章甫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这件事,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湖南女子师范的马校长,看到贴在校门口的这则《征友启示》,气不打一处来。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找女朋友的启示,居然贴到他女校的门口了,这还了得!
他当即找到了陈章甫,直接质问:
陈先生,你怎么帮人做起找朋友、当媒婆的事情来了!找朋友找到我们女子师范来了。这“二十八画生”是什么人?
陈章甫虽然年轻,但在附小已经算是名师了,所以马校长很奇怪他为何会干这种事。对此事,陈章甫马上解释:
你完全误会了!“二十八画生”是毛泽东姓名繁体的笔画总和,毛泽东是湖南第一师范八班的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又有鸿鹄之志的学生。
这下马校长才明白过来,也就不再为难二人了。
因为这则启示,毛泽东结交到了不少有志青年,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新民学会的主要成员。星星之火,在这些年轻人心里点燃了。

图:青年毛泽东
之后,毛泽东又有了搞农民运动的想法。陈章甫便提议:“上我老家,浏阳农村去看看”!就这样,毛泽东就在陈章甫家住了40多天,不但认识了陈章甫的父母还认识了他的妻子毛秉琴。那时候,兄弟俩天天一起在农村考察,文化水平不高的毛秉琴其实并不知道他们天天在忙什么,但她相信丈夫一定在做读书人该干的大事。
1918年4月14日,经过这一系列准备,在岳麓山下,14位学友成立了新民学会。毛泽东是带头人,而陈章甫则是骨干成员之一。那时候,这14个年轻人其实并不知道将来他们会怎么样,但他们都清楚这个国家“病了”,他们该扬一扬这世间的浊气!
此后,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在附小当主事。他一个单身汉,平时整天忙着搞新民学会的事,根本没时间管好自己的生活。毛秉琴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的饮食一起管了。对此毛泽东很是感激,就干脆认毛秉琴做了姐姐,因为她比毛泽东大了半岁,而且恰好也姓毛。当时毛秉琴和陈章甫的大女儿陈云已经4岁了,就直接管毛泽东叫舅舅。
在毛秉琴眼里,自己这位毛弟弟虽然挺穷,但却很少求人办事。所以毛秉琴平时在生活里,总是细心留意,看自己能帮上他什么,那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弟弟能赶紧找个对象,就能有人照顾他了。
上天眷顾,1920年冬天,毛泽东娶到了心中挚爱:杨开慧。好兄弟能娶到这样一个贤惠又有才的女子,陈章甫和毛秉琴当然替他很高兴。但同时,他们也替这小两口愁了起来:
毛泽东的钱都用在了搞革命上,哪来钱布置新房,又哪来钱买各种婚礼用品?
虽然杨开慧是个识大体的女子,她早就说过了:
嫁给毛泽东不坐花轿、不要三媒六聘、也不要彩礼。
但在陈章甫夫妻看来,结婚毕竟是件大喜事,新房总得布置一下,总得请两桌好友们来热闹一来。
没钱没关系!毛秉琴这个当姐的来想办法,她把自己和丈夫结婚时,别人送的那些喜被等礼品,全都拿也来给毛泽东布置新房。这些东西,她自己一直都舍不得用,都是新的。
没有大排场没关系!陈章甫这个当兄弟的来想办法。他把当年那些老同学、好朋友都请来,凑足了两桌人,替兄弟来撑场面。
就这样,在长沙青山祠,一场低调得甚至不能叫婚宴的婚宴,被毛秉琴和陈章甫两夫妻张罗成了!此后,两家人亲如一家。

图:毛泽东和杨开慧
如果生活能继续这样下去,那他们应该能一起看着对方的孩子长大,像很多兄弟家一样。可惜,他们生在了烽火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承担的历史责任。这一点,他们两家都一样。
先牺牲的是陈章甫。1930年,陈章甫因为学生唐系的出卖,被军阀何键抓住,送到了福星街陆军监狱署。为了让陈章甫开口交代我党湖南省委的机密,何键用尽了各种办法。
他甚至把毛秉琴也抓了来,用老婆孩子的性命要挟陈章甫。那时候陈章甫已经知道自己无法活着出去了,他交代妻子:“好好抚育三个女儿,继承父志”。丈夫这短短的一句交代,后来毛秉琴用了半生去完成!
1930年2月23日,浏阳门外,陈章甫英勇就义,年仅36岁,临终前仍振臂高呼:“革命一定会成功,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
陈章甫牺牲8个多月后,杨开慧和3个孩子也被捕。她做出了和陈章甫一样的选择:用生命捍卫理想。1930年11月14日,浏阳门外,杨开慧牺牲了,年仅29岁。
很多人说起这两位湖南籍英烈牺牲时,只是看到了他们不怕死的一面,却忘记了陈章甫是有3个女儿的父亲,而杨开慧是有3个儿子的母亲。当他们选择对敌人什么都不说时,其实也是将孩子们也置于危险中。他们死前根本无法确定,敌人会不会因为他们的不配合,要了孩子们的命。为人父母者,这种痛远胜于自己丢了性命。
幸得上天眷顾,在多方努力下,两家的孩子都保了下来。这次变故后,两家人也就这样失去了联系。
后来杨开慧的3个孩子,得到了舅舅和外婆的照顾,并交给了上海地下党组织照顾。在吃了很多苦后,被送往了苏联。

图:杨开慧和儿子毛岸英、毛岸青
而陈章甫的3个女儿,则被妻子毛秉琴带回了浏阳老家。那时候大女儿12岁,二女儿8岁,小女儿陈文新3岁多, 我们如今已经很难想象,毛秉琴一个弱女子,是如何在那样的年代把3个孩子拉扯长大的。
毛秉琴家有几亩水田,但家里没有男劳力,所以她就带着3个女儿下地。那时候在湖南农村,女人是不能下水田干活的,不然将来姑娘家都不好出嫁。毛秉琴就想了个办法,把女儿剃成光头,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就这样,母女几个打着赤脚,下地干活了。
后来村里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都出手帮忙。就这样,带着对丈夫的承诺,这个坚强的女性总算是在村里落下脚来。后来,毛秉琴又做了一个让村里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让女儿们读书!
30年代,这个决定是村里多数人都理解不了的。都穷成这样了,还读什么书?如果是儿子也就罢了,但她家是3个丫头,在大家眼里,把她们养大找个婆家也就是了,何必花钱送去读书?
毛秉琴自己文化水平并不高,她不懂什么大道理,她就只记得丈夫说了,要女儿“继承父志”。丈夫文化那么高,10岁启蒙,17岁就考上了湖南一师,他是那么有学问。女儿要想跟他一样,必然要做个读书人,毛秉琴虽然平时很温和,但在这件事上她很坚持!
就这样3个女儿入了学堂。现实虽然很残酷,但孩子们都很懂事。大姐陈云念完了小学五年级,就对母亲说:“我可以自学了!让妹妹们也上学吧!”后来,她靠自学当了小学老师,从此负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3姐妹中,陈文新是最聪慧、成绩最好的。吃过苦的孩子,总是更珍惜生活里的美好,哪怕命运只是给了她一束细小的光,她也能开出灿烂的花来。陈文新就是这样的孩子,她身上有父亲的睿智,有母亲的坚贞,她身后有两个姐姐的支持。
带着这些,陈文新成了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她考上的是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从小被母亲扮成男孩子,在水田里种地的她,就想好好研究农学专业。
看着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毛秉琴才把丈夫和毛主席的这段往事,告诉了她们,这才有了本文开头陈文新写信的事,也才有了毛主席的回信。
这些年,毛秉琴不是没想过早点给这位毛弟弟写信,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愿意麻烦人家。而且,她觉得丈夫刚过世时那么难,她都挺过来了,后面所有的苦她都不怕。中国女性的坚韧、善良、质朴,毛秉琴身上一样都不缺。
只是现在她身体不好了,很想问候一下毛弟弟,她始终相信毛泽东当上主席也一定还记得她,哪怕已经是21年没见了。
毛泽东的回信,证实了她的想法。能替丈夫养大3个孩子,能替他看到新中国成立,能联系上毛泽东,此生她再无憾了。但接下来的事,则更让她感动:
毛主席给她汇来了300元。
这300元是主席给她家的补助,让陈文新能好好上大学。这钱,可是帮了她们母女大忙了。更让她们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后来曾3次接见陈文新。

图:毛主席和陈文新
第一次是在1951年夏天,也就是她们收到回信不久。当时陈文新到北京农科所实习,7月的一天,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突然来找她,把她接进了中南海。
一见到陈文新,还没等她开口,毛主席就问:“你就是陈昌家的伢子啊?你大姐小时候还喊我舅舅呢!” (陈章甫又叫陈昌,毛泽东一直这样叫他)。
接下来毛泽东跟陈文新拉起了家常,问起了她的母亲。陈文新后来印象最深的是,当天晚上主席请她吃了一道湖南人很爱吃的辣椒炒苦瓜,他指着这道菜说:
辣椒是辛,苦瓜是苦,这道菜就是辛苦!
这“辛苦”二字,是送给陈文新一家的。为了新中国,陈章甫辛苦了;为了3个女儿,毛秉琴也辛苦了。
每年阅兵时,首长们总是会对战士们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很多人不清楚,为何要在那样的场合,用上“辛苦”二字,我想毛主席这番解释应该能给我们答案。饭后,毛主席还给陈文新题了4个字“努力学习”,陈文新一直记在心里。
陈文新第二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4年,当时陈文新打算去苏联学习。陈文新还记得,当时主席问她打算在苏联学习什么,她回答:
学他们的草田轮作。
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耕作经验。毛主席一听觉得不对,他说:
我们农民才几亩地,都拿去种草,吃什么呀?我们又没有什么畜牧业,种的草拿去干什么?
陈文新一听就明白了,主席是心里着急大伙儿吃饭的问题,所以才会专程把她叫过来。这次见面,一共长达6个小时,主席跟她说了很多对我国农业的担忧,告诉她在苏联到底该学些什么?告诉她不要生搬硬套,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来。
那时候,陈文新突然觉得身上的担子好重。曾经她读书只是为了秉承父志、让母亲开心,而现在主席交给她的任务,是学好知识回来,让更多人吃饱饭。
陈文新第三次见到主席,是在1957年11月份。当时毛泽东在苏联访问。在莫斯科大学礼堂里,他接见了中国留学生。
对于这次接见,很多留学生印象很深。当时大家提前都说好了,要控制情绪,不准站起来。可是当64岁的毛主席说了这样一番话后,整个礼堂的学生们都站了起来。这段话,如今很多人都还会背: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天的场面,被摄影师用照相机照了下来,也就有了下面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

图:毛泽东
照片中,毛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台下坐满了学生,两旁的过道上也都是学生。大家都是站立着的,主席从容地走在讲台上,满怀希望地说出上面这段话。
在这张图片里,我们看不清哪位是陈文新。但这批留学生,后来很多都和陈文新一样,回了国,成为了国之栋梁。
1959年,陈文新和同学们一起回国,在大学任教,她后来选择的是既生僻冷门又十分艰辛的研究方向——根瘤菌。她之所以选这个方向,就是希望能改良中国的土壤结构。为了搞好这个专业,她走遍各地,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菌库,2001年,75岁的陈文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虽然毛主席没有看到陈文新后来在科研上的这些成就,但陈老内心是踏实的。为国牺牲的父亲陈章甫、坚贞的母亲毛秉琴、一直关心她成长的毛主席,这个盛世如他们所愿!谨以此文,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
信息来源:美诗美文的世界
中闳采编: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