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根保:八一精神是建党精神在建军中的生动体现——从八一起义与党的领导说起
在庆祝建党103周年的光辉“七一”之际,我们深入回顾并细致阐述八一南昌起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的核心领导作用,无疑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一重温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发扬建党精神和八一精神的强烈呼唤。
伴随着建军百年的辉煌节点日益临近,深入剖析并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与强军事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作用,其意义显得尤为非凡且深远。
如何理解八一起义与党的领导的内在联系?又如何解读建党精神与八一精神的交融契合?
是本文阐述的主题。
一、八一起义是怎样推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关系演进的
八一起义,无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军事领导领域迎来了崭新的篇章。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的坚定起点,更在革命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伟大意义在于成功地孕育了一支崭新的军队——“共产党领导的新型军队”,为中国的革命斗争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支由南昌走来的人民军队,正是从南昌城这片热土上崛起,这一壮丽的历史画卷已无需多言,其深远影响与不朽功勋早已铭刻在心。
由于大革命的惨痛失败和国民党残酷屠杀的严峻现实,中共深刻认识到掌握军队力量的极端重要性,并在政策上实现了根本性的转折。而八一南昌起义的爆发,更是成为这一转变的催化剂,有力推动了中共将军事工作从边缘地带逐步提升至中心地位,从辅助角色转变为引领主导的双重转变,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前,中共在苏共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人、农民运动上,特别是在1924年以后,在共产国际主导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工作的重心,全是帮助国民党如何强大起来,帮助国民革命军如何强大起来,帮助推进北伐战争如何胜利发展……
历史常常出人意料,总是充满了难以预料的转折和惊奇的瞬间。
“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的人民,举起血腥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危险时刻,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面对严峻形势和血的教训,我们党认识到,没有武装的力量就不能战胜反革命的武装,就不能担当领导中国重任,就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能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为挽救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革命事业,捍卫党的尊严与信仰,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抵制了莫斯科方面的重重压力,毅然决然地冲破层层阻碍,在南昌城头毅然举起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旗帜,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这一枪声震彻云霄,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决心和不屈精神,标志着中国革命迎来了崭新的篇章。
近百年来,学术界关于八一起义对中国革命和党的领导影响,论述诸多,尤其是八一起义亲历亲者,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诠释。
起义领导人之一朱德指出,南昌起义“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中共前敌委员会成员之一李立三,在1930年《党史报告》中写道:“南昌暴动在革命历史上有他的伟大意义。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出新的革命旗帜,使革命有新的中心,南昌暴动是很重要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也由于八一起义的爆发,如上所述,经历了由边缘到中心,由辅助到主导的转变。
这个转变,经历了一个逐进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和原则,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
历史已经清晰证明,正是八一起义的壮丽篇章,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觉醒的首次标志,昭显了中共成功超越了单纯侧重工农运动、轻视军事工作的局限,进而使武装斗争跃升为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三大法宝之一。
那两句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
“没有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深刻诠释了八一起义以及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八一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不仅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熟与坚定,更昭示着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事业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二、如何准确理解党的领导与八一起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与八一起义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影响。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八一起义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伟大军事行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党的领导在八一起义中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其先进的政治理念和坚定的革命决心,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这次起义。党的领导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准确地把握了时机,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果断地发动了起义,展示了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起义前,中央确定建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这是中共对八一起义最高决策和指挥机关,“指挥前敌一切事宜”。
在起义前成立中共前委,开创了中共对军队实施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新模式。周恩来作为前委书记,始终处于起义最高领导者地位,实际上一直是起义行动的最终决策者。这充分表明,起义军第一次成为中共独立领导的军队,成为接受中共政治主张的新型人民军队。
特别是起义军主力南下溃散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转战赣南,面对部队零落涣散的严峻形势,果断决策,先后在天心圩整军、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在部队建立起严格组织机体,严格纪律制度,探索对起义部队实行思想、政治和组织全面领导,有力地巩固和团结了部队,为起义军余部参加湘南暴动和实现与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的井冈山会师,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其次,八一起义的成功,也进一步证明了改组后党中央决策的正确性。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八一起义在党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巩固了党的武装力量基础,还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八一起义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综上所述,党的领导与八一起义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八一起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而八一起义也进一步印证了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伟大意义。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铭记这种关系,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关于八一起义与党的领导,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与政治指导的简单结合,更是党的坚定领导与人民革命力量的完美融合。八一起义,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其对革命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在党的领导下,八一起义的成功,以及潮汕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起义余部,走上井冈山,并非偶然。
它源于党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对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革命目标的坚定追求。
党通过细致周密的筹备,精心组织起义,确保了起义行动的有序开展和最终胜利。同时,党还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起义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八一起义的成功,不仅彰显了党的领导的英明果断,也凸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正确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发动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主体作用。这种领导方式和群众路线的结合,使得八一起义成为一次成功的革命实践,也为后来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八一起义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党的领导为起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力量支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百年强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为什么说八一精神是建党精神在建军中的生动体现
军史、党史专家们,有一种认识:建党百年,已科学总结了建党精神;建党精神,已涵盖了八一精神。
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人们对历史重大节点,有一个共识:七一乃党之创立,八一标志军队之建立,十一则是国家之诞生,此三者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里程碑。
在建党百年盛大庆典的庄严时刻,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阅兵仪式队伍的最前方,党旗、军旗、国旗三面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共同引领着队伍的前进。
这三面红旗的设定并非随意之举,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们不仅是对党的辉煌历程的庄严致敬,也是对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更是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三面红旗并肩而立,象征着党、军队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共同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把建党精神,代替八一精神之说,值得商酌。
实践表明,科学总结八一精神,不仅丰富了建党精神的内涵,更在实践层面上展现了党的核心领导在军队建设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了党的坚强领导对确保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保证作用。
八一精神作为人民军队的核心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和敢于胜利的崇高品质。这种精神是对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建党精神的内涵,弥补了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是对党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八一精神所蕴含的听党指挥、坚定信念,体现在人民军队始终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这种信念使人民军队在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力挽狂澜、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则是人民军队在战争中敢于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精神的具体体现。无论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还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人民军队都能够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则表现为人民军队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和利益,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使人民军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敢为人先、敢于胜利的品质,则是人民军队在战争中敢于面对强敌、敢于胜利的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品质使人民军队在战斗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同时,在建军百年之际,科学总结八一精神,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客观需要。
八一精神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传承和弘扬,更深刻地反映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内在必要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始终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和铁的纪律,使得人民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坚强捍卫者。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了军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军队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紧密的联系和配合。这种绝对领导,使得军队能够迅速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决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还是在和平建设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始终忠诚履行使命,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八一精神不仅是一种历史传承,更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激励着广大官兵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八一精神也提醒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军队始终成为党和人民最可靠的力量。
因此,对八一精神进行科学的总结和阐释,不仅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能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激励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需要更加坚定地发扬八一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宣传和推广八一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宣传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让八一精神深入人心,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总之,科学地总结八一精神是我们落实建党精神,传承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继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发扬八一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周根保,系原南昌市委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原江西红色文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名誉义会长。)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
- 文章
- 精品课程
- 课程方案
- 教育机构
- 名师荟萃
- 有问有答
问题反馈
问题描述
请输入问题描述内容
当前已输入0个字符, 您还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