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城|钢铁意志是如何锻造出来的——从管理学角度看电影《长津湖》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长津湖》上映后,网上热评如潮,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纷纷加以点评。这部影片可以给各级各类管理者带来哪些启示?北京纵横红色管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李凯城谈了自己的看法。
李凯城: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年“十一”,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大片《长津湖》正式上映,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应该说,这部片子取得了极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到昨天为止,票房收入已达55亿,超过了《你好,李焕英》,稳居票房收入第二。不过,像所有事物一样,对《长津湖》这部电影的看法并非完全一致,在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我注意看了网上的各种意见,感觉到争议大都集中在两点:一是《长津湖》所描写的战争情景是真实的吗?那场战争该不该打,打没打赢;二是认为《长津湖》影片的一些场景、道具有些失真。
对这两点争议,我的看法,还是应该用事实来说话。比如说,对长津湖战役特别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究竟该如何评价?影片中战争场景是否真实,我想作为后人,我们的意见只能代表个人看法,还是应该听听真正参加了那场战争、那场战斗的志愿军老兵们,他们是怎么说的。下面,给大家播放一段前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相关视频。
【小视频:迟浩田谈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
解说词:打过长津湖战役的迟浩田此后成为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1996年12月,迟浩田率团访问美国,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基地时,接待他的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上将私下里特别向迟浩田问起了长津湖战役的事情,因为他父亲就曾经在长津湖和九兵团交过手。
迟浩田:他父亲是陆战一师的副师长,上校副师长,他说我父亲讲到这件事那是很激动,觉得一生难忘,他说你们这个志愿军呢,飞机封锁轰炸挡不住,冰天雪地挡不住,大兵压境挡不住,不得了,我父亲费了很大的劲才跑出来。当时我告诉他:你说的我们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
李凯城:我认为作为那场战争的亲历者,迟副主席的看法很能说明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争议的第二点,就是电影拍摄中存在一些瑕疵,包括志愿军官兵使用的武器装备,战争情景的具体描述等,个别军史迷提出了质疑。对此,我的看法是,拍摄这样一部大片,不可能没有一点儿瑕疵,电影嘛,本来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们还是应该多看这部影片总体效果。为此,我从网上剪辑了一段视频,其中的画面比我讲什么都有说服力。
【网络小视频】
电影院观众看完《长津湖》久久不愿离开,起立敬礼。
李凯城:说实在的,看了这个视频让我挺感动的。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观众,看完影片后,全体起立,对着屏幕敬礼,向英雄们致敬。一开始是个别年轻人在敬礼,后来包括老人、小孩,甚至一开始没有什么感觉的女士们,都敬了军礼。尽管他们的军礼很不标准,但大家都在表达一种心情,就是对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烈们的一种致意。我当时就想到,如果当年牺牲在长津湖的这些烈士们真的有在天之灵,他们看到此情此景,也会感到死而无憾了。
当然,这部影片也非尽善尽美。我个人认为,主要问题还不在于道具上或战争场景的设计上,而是对志愿军官兵不畏强敌,不怕困难,爬冰卧雪,流血牺牲的战争场景表现的比较多,而对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到这一点,反映得还不够。当然也不是一点儿没讲,我只是觉得是表现得不够充分。比如,影片中也借主人公的口提出,这场战争,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后代就得去打。但光有这么一个看法,似乎不足以让人们信服。因为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总有些人质疑,抗美援朝战争非打不可吗?难道我们不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吗?
关于当年志愿兵将士究竟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能前仆后继、英勇奋战,我觉得《长津湖》所表现的,就不如也是今年“十一”期间热播的电视剧《功勋》。《功勋》的第一集《能文能武李延年》,表现的是当年志愿军的一个指导员,是怎样在基层做政治思想工作,帮助战士克服战前畏惧,最后跟着他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的。关于李延年如何做思想工作,还是用镜头来说话吧。
【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枪毙”小安东片断】
小安东:我不是逃兵。
李延年: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影响面对政治工作的严重事件,请你把枪收起来交给我处理。有两件事儿我先说在前头。
第一个呢就是这小安东自个儿说的,他的命是二妞给的。第二个,大伙儿会更加地吃惊,这小安东是靠二妞给养大的,那要不是国民党抓壮丁呢,现在孩子得有几个了。他跟着国民党一路就到了湖南,是跟我们的一次战斗当中,逃跑差点让军官打死,是被八班长给救了,他看着我们这个队伍的官兵平等,就跟了我们加入了解放军。大家说说二妞这个姑娘好不好?好!(战士们高呼)可爱不可爱?可爱!(战士们高呼)。其实在我们国家呀,这样可爱的女人呢多啦千千万万。
枪声
李延年:好,小安东,作为逃兵,你已经死了一次了,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为了一个二妞而活着,而是为了保卫千千万万的二妞而活着,成为一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
李凯城:大家看了这组镜头,不知道有何想法,恐怕有过当兵经历特别是上过战场的人,都会很有感触。为什么呢?自古以来如何处理战场逃兵,都是军队管理的难题。因为战争是异常残酷,上了战场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初上战场的正常人都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不能战胜恐惧情绪,出现逃兵是常有的现象。自古以来,各支军队在处理逃兵问题上采用了不同做法。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第二幕里面,有两个北洋军队的逃兵,被侦缉队发现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贿赂,结果还是不灵,被当场枪毙了。说实在的,枪毙你都是便宜的。旧军队处理逃兵可不是一毙了之。高戈里先生前些年写过一本书《心路沧桑》,书中讲到国民党部队是怎么处理逃兵的,说实在的,那描绘的情景让人毛骨悚然。记得有这么一段描述,抓了一个逃兵后,连长把全连一百多号人集合起来,把逃兵衣服扒光后绑在树上,然后卸下刺刀,上去就割了银元大小的一块肉,拿刺刀尖挑着对全连说,看见没有,每个人必须上去割他一块儿肉儿,就照这个份量割,谁割得少了,那就拿自己的肉补上。旧军队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有的资料上还说,一支国民党部队为防止士兵逃跑,晚上连长把当兵的裤子全给抱走,叫你跑都没法跑。前些年有人推崇曾国藩会带兵。曾国藩怎么处理逃兵呢?他实行的是连坐法,即哪个班跑了一个兵,就把全班杀掉;哪一个班要是全跑了,就把全排杀掉,让官兵们互相监督,谁都不敢跑。
我们人民军队也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战场上难免出现各种情况。你看我们的基层指导员是怎么做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我觉得李延年讲得真好,镜头拍得也不错。他从小安东的身世讲起,讲到他和二妞的感情,实际上解释了这个战士为什么会临阵脱逃。但是,马上话题一转,联系到为了保卫二妞,为了保卫千千万万个二妞,我们必须战胜侵略者。当然,对临阵脱逃也不能说一通就算了,还是要执行战场纪律。可李延年故意将枪口抬高一寸,子弹打中小安东头上的树干,然后对小安东说,作为逃兵,你算死了一回了,下面就要像新人一样投入战斗。《功勋》剧中的小安东,后来表现得非常英勇,战斗中负了重伤,但还是幸存下来了,战后和二妞结婚,生了一大堆孩子,他们用战友的姓来为这些孩子起名,算是延续了战友们的生命。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做“赓续红色血脉”。这部电视剧教科书式地向观众展示了,我军基层指挥员是怎样用人民军队的宗旨,教育官兵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从而激发强大战斗力的。
《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电视剧虽然拍得不错,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比较突出李延年作为指导员个人的作用,而没有反映当年部队中基层党组织是怎样开展工作。我不是随便说的,下面也请大家看一组镜头。
【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战场上连队重组任命”片断】
我直接安排就不商量了,现在八连和九连的连干都伤亡,部队伤亡严重,我决定八连九连合并成一个连有我连的副指导员代理连长,八连二排长代理副连长,九连三排长代理第二副连长,这其他的干部和班长的安排呢自个儿研究决定,不要向我报告了,我们七连这块儿呢我代理连长,一排长代理副连长,火力排排长代理第二副连长。
李凯城:大家看了这组镜头后有什么感觉?发现什么问题没有?估计一般人找不出什么问题来,是吧?七连冲上阵地,八连、九连的兵打得差不多了,把部队重新编组,任命新的指挥员,继续投入战斗,这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我给大家放一个老片子,情况和《能文能武李延年》差不多,大家比较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
这个老片子就是50年代拍摄的电影《上甘岭》。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两场战役打得最惨烈,一个是长津湖,一个是上甘岭。《上甘岭》电影中我军表面阵地失守,部队被迫依托坑道作战,八连伤亡很大,七连连长张忠发带队增援,最后也不得不退守坑道。上级要求他们坚守,战士们一时不理解,议论纷纷,意见较大。你注意看战斗中双目失明的八连指导员,面对这一局面,又是如何处理的?
【影片《上甘岭》“建立临时党支部”片断】
张忠发:小杨,就只有你一个人吗?反击部队来了吗?
通信员:没有。
张忠发:怎么,阵地不要了!
通信员:啊,应该有封信。
张忠发:师长叫我转达对你们的感谢,根据上面所说的情况,师党委会决定暂时放弃表面阵地的争夺,这次战争能否得到最后胜利,就看你们在这一段万分艰苦的日子里能不能把坑道守住。
众战士:这倒好,在这坑道里过起《白毛女》生活来了,坑道里要啥没啥,怎么守呀,咱们给上面提个意见,要不派部队来呀,咱们自己上去把阵地给拿下来!
八连指导员:张忠发同志,现在应该把党的支部建立起来。
张忠发:是的。
八连指导员:同志们,嚷什么,这是党给我们的任务,现在不管七连八连是共产党员都举起手来。
张忠发:检查人数,一排长,我们要在坑道里住下来了,把战士们身上的水,干粮都集中起来统一分配,把弹药也彻底清一下。
一排长:是。
张忠发:王兰,伤员战士还送不下去,你要好好地安排一下。
王兰:是。
张忠发:同志们,我们整个坑道要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展开一个新的斗争。
李凯城:大家发现了吧,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中,七连上了阵地以后,只是从行政上做了组织调整和重新任命,而《上甘岭》电影中,为了把七连八连在坑道里的战士们重新组织起来,第一件事儿是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党支部的指挥下继续战斗。《上甘岭》电影中反映这个情景,并不是虚构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上甘岭五圣山主峰前的两个小山头,一个是537高地,一个是597高地,每个山头上一次最多能放一个连。敌我双方为了争夺两个小山头,投入了将近10万兵力,反复争夺,打得非常残酷。上去一个连打光了,再上一个连又打光了,曾经有一个坑道里,一共剩了24个官兵,来自18个不同的单位,还能够继续战斗。为什么?就是因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把幸存官兵组织起来继续战斗,继续往下打。由此可见,历史上我们这支军队之所以打不垮,拖不烂,不仅是思想教育行之有效,而且也有组织因素。
总之,一个组织怎么才能有战斗力、执行力?一是靠思想教育,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再有就是靠组织的力量,使之真正形成合力。换句话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抓管理,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两个最主要的抓手,是我军打胜仗的根本原因。
在这次有关《长津湖》影评中,我看到这样一个段子:长津湖战斗让美国人领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同时也让中国人见证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然后作者笔锋一转,说现在反过来了。中国经济发展了,钢铁工业已经称雄天下,反倒是美国现在硬实力下降,又不肯承认现实,顽固地坚持当老大,处处跟中国作对,表现出了所谓的“钢铁意志”。我觉得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问题:中国初步实现现代化后,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大大发展了,可我们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传统的政治优势?今天我军的年轻官兵还有没有当年前辈们表现出了那种钢铁意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
- 文章
- 精品课程
- 课程方案
- 教育机构
- 名师荟萃
- 有问有答
问题反馈
问题描述
请输入问题描述内容
当前已输入0个字符, 您还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