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不平凡。
媒体报道: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4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目前,已造成126人遇难 受灾群众达6.15万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地震不仅展示了自然灾害的凶险,而且彰显了了中华民族不屈的伟大精神。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团结一心抗震救灾。
速度——快速反应驰援灾区
地震后,国家地震台迅速测定震级、震中地区、危害程度、灾区范围,及时报告中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
政府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由三级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灾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在已向灾区调拨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向灾区援助取暖炉、电热毯等13万余件救灾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7日22时许,首批5800余件棉帐篷、棉衣被等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灾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调派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专家赶赴地震灾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调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中医急诊和骨伤等专业专家赶赴地震灾区。公安部启动应急机制,调度部署西藏公安机关全力开展抢险救援、交通疏导、治安维护等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信息通信行业紧急抢修损毁通信基础设施,派出工作组赶赴受灾地区协调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交通运输部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抢修受损道路。中国石油在沿线加油站设立醒目标识,开辟专用绿色通道,优先为抢险救灾车辆加油。国家电网派出6支应急队伍和应急保电装备赴现场开展电力应急抢险工作。中国移动全力公司抢通退服基站。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派出专家前往灾区,协助地方做好救援技术支撑等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地震应急二级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指导震后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抢险抢修等工作。水利部启动水利抗震Ⅳ级应急响应,对震区水利工程和次生灾害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震中附近的河流的堰塞湖、堤防溃决等险情。中国气象局提升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为二级,提示受灾群众需注意防寒保暖和防风。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等多种救援力量分秒必争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援。解放军西部战区迅速建立抢险救灾指挥体系,向震区派出前进指挥所。震后不到5分钟无人机、直升飞机已经在震区上空盘旋勘察,为地面救灾提供信息。不到十分钟日喀则的15名边境民警就已经到达了灾区。他们就靠着徒手刨挖救出了21名被困群众。不到十五分钟,600多人的消防队伍集结完毕;5小时之后,被称为“胖妞”的“运20”载着官兵和物资起飞到灾区,天还没黑,几百顶带着保暖夹层的帐篷全部都搭好了。6小时后,电力供应全面恢复,移动信号修通。9小时后,所有受损路段均已抢通。14小时后,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第一梯队共14人携带手术台2张、床位30张,抵达定日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伤病员接收抢救工作中。中国安能、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交集团、三一集团6支队伍629人、241台套装备,也赶到灾区开展救援。
温暖——及时给灾民排忧解难
定日县平均海拔5000米,冬天气温到了零下18度。救援人员到灾区后,克服高寒缺氧困难和超1000多次余震的危险,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接到救灾命令后,日喀则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次仁罗布带30名领特警队员携带救援装备,于地震当日13时30分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古荣村进行搜救。经查,全村共41户,震时在村人数224人,50多所民房全部塌了,很多群众还被埋在废墟中。他们奋力抢救,安置遇难者19人,转运伤员12人。还救出80多头牛羊。开始搭建帐篷,搬运、分发御寒的棉被、衣物以及食品等物资,并采用包户机制,安置群众,及时解决需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至11日,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森林消防、边境管理以及党员干部群众共14668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搜救出被困人员407人。设224个安置点 安置4.75万人。
为及时救治伤病员,西藏军区总医院应急医疗队25名队员携X射线车、手术车等医疗设备装备,到长所乡森嘎村巡诊。武警西藏总队医疗救援分队巡诊人员分成2个小组,携带便携式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便携式彩超设备等,为400余名受灾群众巡诊。青藏兵站部医疗人员在措果乡美朵村、吉定村等地开设医疗救护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立了院前急救组、院内救治组、后勤保障组等,并准备了充足的应急床位,开通绿色通道,为重症患者的转院接诊。有三名重症患者年龄偏高,其中两名为颈椎椎体骨折、脱位,且脊髓受到了严重损伤。接诊后,格桑罗布副院长立即邀请包括北医、协和医院的专家团队会诊,确保让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月8日7时40分,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产房内一个可爱的小宝宝诞生。这是定日县“1.07”地震发生后,震区降生的首个新生儿。现在许多村里的安置点都有包村医生,可以及时诊治灾区群众的常见疾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在措昂村等数个村庄建立了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在内的多项服务。
为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前期调拨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再次向灾区增加调拨棉被、折叠床等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到灾区。协调青海、四川两省,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向日喀则市地震灾区援助救灾板房2000套。日喀则市协调做好场地平整、板房接收、施工搭建及后续群众安置工作。协调阿里集团、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壹基金、爱德基金会、腾讯基金会、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等向灾区援助第二批御寒保暖物资等20万件。民政部动员引导全国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救灾慈善捐赠,积极有序支援西藏灾区。已有超过170万人次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向121家慈善组织开展的募捐项目捐赠。初步统计,全国慈善力量捐赠和意向捐赠资金(物资)价值已超过2.7亿元。
救援人员奋力工作,让灾民吃上热饭,喝上热茶,住进板房,用上取暖设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感受到寒冬里的温暖。10日16时许,在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古荣村,首批20户共107名受灾群众从临时安置帐篷搬入板房。这些板房每间板房有18平方米,可容纳4到5人,板房设有折叠床、桌子、炉子等设施。此外,板房自带防盗门和防盗塑钢窗,两窗相对、通风明亮,密封保温;内置多种型号的插座和照明灯,接通外部电力后即可入住。全部通电后,房间内温度可达到20摄氏度。安置点内还设计了住宿洗漱、就医学习等功能区。这些活动板房整体结构设计多采用折叠式,最快时8分钟就能搭建好一间活动板房。
这是抖音发布的小视频:地震后的第一个夜晚,气温来到了零下18度,风力到达了8级。安置点帐篷整整齐齐,水电全都供应上了。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着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微笑着说,金珠玛米亚咕嘟!小女孩一句,我想吃橘子,解放军叔叔就送来了香蕉苹果橘子等多种水果。孩子们一早醒来,发现早餐就准备好了,鸡蛋、排骨、粥、炒什蔬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因为凌晨5点天还没有亮,子弟兵们已经开始准备这一切。
在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孩子们在临时安置帐篷间的空地上踢足球、画画、跳舞、做游戏。
一处处欢声笑语,冲淡了灾难带来的痛苦,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力量——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这次抗震救灾的速度和温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磅礴力量。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并有延续4000多年的地震记载历史。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2025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5级及以上地震2100多次。
在旧中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制度落后,抗震救灾能力很弱,地震后老百姓只能听天由命。
1920年,即民国九年12月16日,甘肃海原地区发生8.5级地震。直接或间接造成28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建筑物90%遭到严重破坏。最初的死亡人数大概是几万人,但当时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北洋政府忙着打内战,没有有能力管地震中老百姓的死活。当时正值隆冬,由于大量房屋倒塌,没有可避寒场所,灾民只能露宿在外。那些受伤的人,更需要得到救治,但灾后的救灾物资匮乏,他们无助的煎熬着,等待病死、疼死、饿死、冻死。地震区域内是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第二年春天,天气逐渐变暖,活下来的灾民觉得可以不用挨冻了。但是政府不作为,很多尸体得不到及时掩埋和消毒,就造成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结果。有相当多的人,逃过了大地震,但却死在了这场瘟疫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 一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变成繁荣昌盛的东方巨人,综合实力跨入世界前列。历届党和政府坚持毛主席确立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群众路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之上,生命至上,团结人民奋勇抗灾,显示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放光彩。
——快速的组织动员力。地震以后,党中央迅速部署,政府各部门立即响应,东西南北中,人员、物资、资金等各种资源在几小时内到达灾区,争分夺秒救助灾民。灾区各级党和政府迅速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充分展现了各级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显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的优越性。
——雄厚的物质保障力。数亿元救灾资金,数十万件棉衣、棉被、保暖冲锋衣、棉帐篷、折叠床、保暖板房、取暖炉、电热毯,各种蔬菜水果米面等食品和各种车辆、机械、设备、器材等救灾物资,迅速调配调集,源源不断送到灾区,全力保障搜救被困人员和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这是新中国年7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淀和完整制造业体系发挥的作用。
——坚强的科技战斗力。遥感卫星、无人机及时传送震区高清影像,给地面救援提供准确信息;超音波生命探测仪、“蛇眼”观测仪等,快速准确搜救被困人员;直升机、“运-20”架起空中交通线,迅速运输伤病员和救灾物质;野战高原制氧方舱、新型救护车、手术车、发电车等,为及时救治伤病员创造了条件;新式炊事车和配套设备,用很短的时间就架锅烧火,烹饪出可以供应整个灾区群众的热水热食……这是国家高科技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这些高科技,大大提高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1976年唐山地震,解放军先头部队震后8小时赶到灾区;2008年汶川地震,解放军位于震区附近的部队1小时内展开救援;这次日喀则地震,震后不到5分钟无人机、直升飞机已经在震区上空收集信息。不到十分钟日喀则的15名边防人员就已经开展救援。这也充分显示了解放军平时转为战时的快速反应作战能力。
——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从中央到地方,从边疆到内地,从政府部门到群众团体,各族人民全力支援灾区。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启动紧急救灾应援机制,为灾区群众捐款,组织志愿者投身一线救灾。国家电网、紫金矿业、腾讯、富士康、比亚迪、鸿星尔克、安踏、李宁等许多企业和个人、公益组织等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向灾区捐款赠物。爱心无大小,帮助多方式。新疆伊犁的90后小伙阿布带着1万份馕和60头羊,连夜奔赴震区。两名在西藏旅游的大学生在遇到地震后,他们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当志愿者。哈密伊州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牧民买旦·居尼斯拜克想给灾区捐款,但自己不会用智能手机,也没有捐款渠道,就来到村委会找到驻村工作队寻求帮助:“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大家都是自己人,西藏地震了,我想让你帮我把积攒的2500元捐到西藏地震灾区。”
战斗在第一线的解放军、武警、消防、水电、通信、医疗等救援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克服高原严寒的困难,奋力救助灾民。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西藏军区某部共产党员尹强带领党员医疗突击队,踏着余震赶往震中,抢救被困藏族同胞,每天往返数十公里将大批伤病员从震中村转运到定日县医院。武警日喀则支队炊事班18人,其中13名是共产党员。地震当天他们就赶到灾区,参加搭建帐篷、卸载物资,建立灾民安置点后,立即开炉做饭。每天凌晨3点多种起床,连续工作,为1300多灾民和700多名救援人员供应热食。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村支书次仁平措的母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他强忍内心的悲痛,迅速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开展搜救和地震后重建工作。
目前,抗震救灾还在进行中。只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系军队退休干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业委员会专家)
信息来源 | 中闳教育网
中闳采编 | 书怀